內容更新於 — 2023-06-18 00:41
以前呀,我和大多數的女孩一樣(請容許我自稱以前為女孩),總是被保養品的廣告文宣吸引、受到部落客業配推薦而腦弱,就成了周年慶特價折扣期的剁手族。
因為呀,產品的名稱和廣告文宣總是能在腦海中勾勒出好多關於追求美肌的粉紅泡泡(幻想)!-温唯|miriammibao.com
什麼是幻想?就是人家沒有騙我,全是自己編織的慾望;那真實呢?真實就是攤在產品外包裝一大串密密麻麻卻沒人在乎的全成分列表―也是我們唯一能挖掘的真實!
千萬別相信產品名稱與廣告文宣,一旦相信就輸了!
為了滿足消費者喜歡的質地,甚至是矇騙消費者誤以為產品很有效,好多邪惡的保養品裡面,總是會添加許多皮膚不需要的垃圾成分☞會刺激毛孔的成分、會爆痘長粉刺的成分...造就了痘痘、粉刺、毛孔粗大、過敏、斑點、蠟黃...等等的皮膚問題。-温唯|miriammibao.com
站在琳瑯滿目的化妝保養品面前,我們該相信什麼呢?相信化妝保養品成份表吧!至少,在政府法令的規範保護下,正派經營的品牌還不至於作假。-温唯|miriammibao.com
怎麼辦?成份列表全都是看不懂的英文...
別怕,這篇文章帶大家逐步拆解化妝保養品的全成分,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哪些是致粉刺成分?哪些是致敏成分?哪些是垃圾成分?哪些是必要成分?哪些又是有用的成分?-温唯|miriammibao.com
如果能看懂這些成分,就能了解為什麼用了這麼多(貴)的保養品,皮膚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改善,甚至還豢養出更多的問題肌!因為所有問題的根源,都來自於―我不了解它卻還是選擇了它!-温唯|miriammibao.com
以前不懂這些成分的時候,和大多數的你們一樣(不要不敢承認唷~),都是看產品名稱、廣告文宣來選擇產品。
-温唯|miriammibao.com
當我想買美白產品的時候,只要看到產品名稱寫著「XX美白精華」,就直接認定它是可以讓皮膚白皙的產品?但是,實際上裡面所添加的「活性成分」以及「作用機轉的配方」,皮膚根本吃不夠、甚至是根本吃不到!使用後的效果肯定不如預期。
-温唯|miriammibao.com
再來,想要購買防曬產品時,只要看到廣告文宣上面寫著「不曬黑、強烈紫外線對抗、SPF50++++、艷陽夏」,就直接認為擦了就可以擁抱艷陽?但是,裡面添加的「防曬成分」根本無法防禦UVA,即使是SPF50++++也一樣!
-温唯|miriammibao.com
大多數的品牌,為了銷售誘因,將產品名稱與廣告文宣過度渲染,這使得產品名稱變得毫無參考價值,要說是詐騙也行!
或許有人會想說,廣告文宣上面也有提到「成分」和「配方」呀,比如說,像是這幾年開始崛起的許多號稱是「醫美級?」的保養品牌,大多會自己研發出許多「神級的?」成分名詞,像是「亮白胜肽?」、「寶寶第III型膠原蛋白?」、「彈力保濕因子?」、「DNA修復因子?」…,同學們,別傻了,如果真的讓廠商研發出這些有如「神級的?」成分,老早就揚名國際,所有的大廠巴不得相繼跟進研究了。
下面這5個害你被痛宰的狩獵區,下次遇到躲好閃好唷
不曉得大家認為保養品中的主要成分會是什麼呢? 亮白胜肽?寶寶第III型膠原蛋白?彈力保濕因子?DNA修復因子?…
其實都不是!-温唯|miriammibao.com
❰以上那些都是噁心的廠商為了欺騙笨蛋亂取的名稱❱
大多數的保養品中,含量最高的主要成分就是【水】!
那第二高呢?
第二高就是大家一聽到就會立刻解嗨的界面活性劑、乳化劑、合成酯、其他溶劑
那美白、抗老…之類的護膚成分呢?-温唯|miriammibao.com
大多數的化妝保養品中,最主要的成分其實是「水」,接著才是「賦形劑」,負責將「水」與「其他成分」融合,像是「界面活性劑」、「乳化劑」、「合成酯」、「其他溶劑」;而這些負責「融合」的成分,按照不同的結構類型,能夠創造不同的質地、不同用途的產品,像是化妝水、乳、霜、凝露、精華液…,而這些負責〔融合〕與〔改變質地〕的成分,統稱它們為「賦形劑」。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家裡任何一個皮膚藥膏的盒子裡面,都會放一張紙?那張紙叫做「仿單」,上面寫著藥膏相關的資訊,像是成分、治療用途、副作用…。
在成分的那個欄位中,除了寫著主要成分的濃度之外,接著就會看到「賦形劑」三個字了,就是讓主要成分能夠變成「乳膏」或「凝膠」質地的成分。
在「水」與「賦形劑」之後,接著可能會是「酸鹼調節」或「黏度控制」的成分了,這些成分不一定需要添加,得看配方中的其他成分與產品訴求而定:
等到上面這些大家最不在乎的成分都加好加滿了以後,接著才是大家最期待的「護膚活性成分」了,比如說「美白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成分」、「角質代謝成分」、「消炎成分」…等等。
而這些「護膚活性成分」佔全成分多少的比例?通常不會超過20%!
事實上,可能將所有的「活性成分」加總根本不到10%;甚至,低到和「防腐劑」的濃度不相上下,也就是說,可能只有1%以下。
事實就是這麼地殘忍,有許多廣告文宣中所宣稱的「護膚成分」,濃度往往都低於1%!-温唯|miriammibao.com
最後,就是大家討厭的「防腐劑」了,防腐劑添加的濃度大多數都會被限制在1%以下,所以通常會是比例最低的一個成分了,可能連「化學香精」的比例都會比防腐劑還要高唷。
因為食藥署是這樣規定的:『只有被歸類為含藥化粧品的成分需要標示濃度,其他被列為一般化妝品的成分就不需要標示濃度』。
含藥化粧品的成分包含美白成分、防曬成分、痤瘡粉刺治療的成分...等等。
事實就是這樣的,一般的化妝保養品不用標示濃度,一般的化妝保養品不用標示濃度,一般的化妝保養品不用標示濃度!
即使我們知道成分,但是沒有濃度、沒有配方,就永遠不知道效果,除非親自買回來使用!-温唯|miriammibao.com
所以,產品的效果,廠商說的不可信、廣告說的不可信、專櫃小姐說的不可信、美容師說的不可信、部落客說的不可信、網友說的不可信、親友說的也不可信,只有自己親自長時間使用了過後,才有那麼點參考價值!
我提到了〔肆虐〕對吧?千萬不要輕易相信質地清爽的產品,只要裡面含有〔合成酯〕,都有可能變成致粉刺的元兇!
清潔產品中的必要成分,但是,很多產品都喜歡添加爛成分,只有少數安全的產品,請用盡全力找到它們!
界面活性劑可以有很多型態,只要能夠完成〔乳化〕功能,就算是界面活性劑。所以,界面活性劑也可以稱為〔乳化劑〕,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油水結合〕。-温唯|miriammibao.com
用在清潔產品中,它們可以吸附油脂與髒污,再與水結合,如此便能輕易地將油污沖洗乾淨;用在一般的保養品當中,則是能將水與其他成分結合,可以說是所有化學產品的必要成分。
無論產品會不會起泡,只要能夠完成〔乳化〕的工作,就可以清潔。
比如說洗衣精、洗碗精、沐浴乳、洗面乳、洗髮精...等等,這些通常是會起泡的產品。
比如說卸妝水、卸妝液、卸妝乳、卸妝凝膠...等等,這些則是不會起泡的清潔產品。-温唯|miriammibao.com
會不會起泡與清潔力其實沒有完全的正相關,有些會起泡的界面活性劑比不起泡的還要強上數倍,但是有些卻比不起泡的還要弱,這裡有一張界面活性劑的起泡力與清潔力的比較表格,說明了一切☞界面活性劑超級比一比。
問題可大了!因為傳統常見的界面活性劑對皮膚都很不友善,我認為它們是工業用界面活性劑,不應該在皮膚上使用!-温唯|miriammibao.com
會刺激皮膚、刺激毛囊、造成毛囊阻塞以及痘痘粉刺的問題。
合成酯是許多乳液、乳霜類產品經常添加的成分,但是大多數都會致痘、粉刺,只有極少數安全的,請用盡全力找出它們!
簡單來說,合成酯是為了顛覆植物油而生的!
一開始,護膚的概念就是滋潤皮膚,靠的就是油脂,最顧老的來源就是植物油,接著就是礦物油,但是,這些都太油了!
-温唯|miriammibao.com
演變至今,為了滿足各種膚質的滋潤程度,合成酯可說是立了大功勞,運用各種的化學合成,成功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質地,要滋潤有滋潤、要清爽也沒問題,要什麼有什麼,最重要的是,還很便宜!喔!對了,這才是重點呀!-温唯|miriammibao.com
問題比界面活性劑(乳化劑)還要大大大大大多了!!!-温唯|miriammibao.com
有些合成酯會刺激皮膚,有些合成酯則是會造成皮膚蠟黃,如果這都還不算事,還有絕大多數的合成酯都是垃圾成分!它們會堵塞毛孔、造成粉刺和痘痘,千萬別被那清爽的質地所欺騙,毛孔和角質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該該誰!
我認為最多只能用來清潔手心,連洗手背都可能會過度清潔!
不曉得大家對於肥皂的理解是怎麼樣的?
我自己則是在了解製作肥皂的成分之後,認為連用來洗手都不太理想了,當成純洗手心(盡量避免手背)還能接受,但是,絕對不會將市售的任何肥皂當成是臉部清潔的工具!-温唯|miriammibao.com
只要是肥皂,為了達到清潔的功效,一定會需要添加皂基,而這個皂基的來源就是主要的問題,來源分成二大類:
無論是哪一種皂基,都是屬於偏鹼性的清潔產品,通常會比經過酸鹼調節後的洗面乳或沐浴乳還要更刺激皮膚。-温唯|miriammibao.com
再加上皂基來源―乳化劑,有許多都是容易致痘、粉刺的成分!
你還敢將肥皂當作洗臉或洗澡的清潔產品嗎?尤其是背部老是毛孔明顯或是長痘的人,請停止再用肥皂洗澡囉!
只要在產品全成分中,看到下面表格中,乳化劑+鹼性成分任意搭配的成分同時存在,就是製作皂基的配方,像是Myristic acid+Potassium hydroxide這樣的搭配… -温唯|miriammibao.com
乳化劑 | 鹼性成分 |
---|---|
•Myristicacid •Lauric acid •Palmitic acid •Stearic acid |
•Sodium hydroxide •Potassium hydroxide •Triethanolamine •Sodium chloride |
上面表格中,鹼性成分列舉了4種,其實還有許多,其實只要看到Sodium或Potassium開頭的成分,通常都會是鹼性成分唷~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左邊欄位中的乳化劑正好都是可能致痘、粉刺的成分,而右邊欄位中的鹼性成分則是容易造成過度清潔甚至是刺激皮膚的成分!
這些鹼性起泡劑成分都是製作皂肌的原料,容易造成毛孔阻塞之外,對皮膚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也容易造成過度清潔!-温唯|miriammibao.com
這裡匡列了一百多種容易致粉刺的成分,有許多製作皂基的原料都上榜囉。
有好有壞,需個別討論
在保養品中,為了調節產品的酸鹼度以接近肌膚能接受的PH值,或則是增加清潔力,於是會添加鹼性的成分作為調節。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強鹼性的成分可能會造成過度清潔甚至是刺激比較脆弱皮膚!-温唯|miriammibao.com
別以為只有界面活性劑與合成酯會致粉刺,就忽略了酸鹼調節的成分了;不一定每個產品都需要添加酸鹼調節的成分,通常會添加的濃度也很低,所以會藏在全成分表的後半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忽略了。
有一種化學元素的族群叫做『鹵素』,在這個族群中,氟(fluoride) 、氯(chloride)、碘(iodide)這三種元素比較常運用在保養化妝品與民生用品的化學成分中。-温唯|miriammibao.com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關於『鹵素』成分會造成痘痘,是從藥物發現的,比如說『類固醇』,因為含有鹵素中的『氟化物』,當病人因為特定疾病需要服用含有鹵素的藥物時,會在服用期間,短期內長出類似像痘痘的皮疹,正式學名為〔Halogen acne〕,是一種叫做的鹵化皮膚病〔Halogenoderma〕的症狀。
會需要特別提出來說明的原因是因為,除了Potassium chloride(氯化鉀)被標註具有高度致粉刺機率之外,其他像是Sodium chloride(氯化鈉)Sodium fluoride(氟化鈉)Potassium iodide(碘化鉀)...等等的這些成分,在CosDNA中的致粉刺欄位都是『空白』,而且Sodium chloride(氯化鈉)甚至被CosDNA認定為安全的成分,即使安全,這些『鹵素家族』都是一定會致痘的成分,像這樣藏身在密密麻麻的全成分中,真的很容易被忽略!
『鹵素家族』的成分不只有Potassium chloride(氯化鉀)、Sodium chloride(氯化鈉)、Sodium fluoride(氟化鈉)、 Potassium iodide(碘化鉀),只是這四種比較有機會出現在保養化妝品以及生活中,所以特別提出來討論。-温唯|miriammibao.com
舉凡看到含有『氯化X』、『氟化X』、『碘化X』的產品,甚至是牙膏、藥膏、外用的、內服的,都要特別留意這些成分可能都會致痘唷!
這裡說的是植物油、礦物油這類有別於合成酯的滋潤成分,它們通常很溫和,不會刺激皮膚,但是不適合容易出油的部位唷~-温唯|miriammibao.com
只要你的皮膚還會出油,補充過量的油脂,只會屏蔽毛孔,增加毛孔的負擔,隨之而來的就是粉刺的豢養以及痘痘大爆發囉!-温唯|miriammibao.com
除了100%純天然植物油之外,只要在全成分列表中,看到成分名稱以〔oil〕結尾的成分,通常都是植物油。-温唯|miriammibao.com
我很喜歡天然植物油,溫和、不刺激、分子量大、不容易滲入皮膚,是相當安全的滋潤成分。
唯一不好的是,它們通常容易屏蔽毛孔,除此之外,其中也不乏含有容易致粉刺的脂肪酸成分,可以在這個列表中,找到哪些植物油容易致粉刺。-温唯|miriammibao.com
我的做法是☞毛孔分佈較密集或者是容易出油的部分,像是臉部的T字部位以及兩頰,再來就是背部,避免使用這些含有滋潤度較高的植物油的產品。
不容易出油的部位,像是頸部、四肢,我還是會使用天然植物油滋潤保養唷~
Mineral Oil礦物油和凡士林中的主要成分『Petrolatum礦酯』,是完全不同的二種物質哦~
無論是礦物油或是礦酯,都有相同的優點☞高度惰性!
它們不與任何物質發生關係,包含皮膚,極度無用、卻也極度無害!
要說有什麼用處,就是良好的屏障,保護表皮,防止角質層的水分散失,大概就是這樣吧。-温唯|miriammibao.com
氣候乾燥的地區
.角質層受傷的皮膚
.皮脂分泌正常的皮膚
.保養化妝品中常見的『Squalane角鯊烷』是一個廠商過度造神用來欺騙消費者的護膚神話之一!-温唯|miriammibao.com
其實它就是一個化學合成的成分,只有『油性滋潤』的功能,並不太適合油肌,因為油肌本身已經會分泌大量的油脂,實在不需要更多的 Squalane 油去屏蔽毛孔。-温唯|miriammibao.com
角鯊烯Squalene與Squalane角鯊烷其實是不同的成分,保養品裡面會出現的是Squalane角鯊烷!
因為沒有可靠的實驗數據作為佐證,所有的產品宣稱,都是廠商自嗨的騙術;因為沒有實證功效,再天然的植物萃取,也是徒勞無功!
而且,藻類萃取容易爆痘唷!這裡列舉了Mark Lees博士所檢測出可能致粉刺的藻類萃取成分。-温唯|miriammibao.com
真的【無添加防腐劑】嗎?別再被恐懼行銷的話術詐騙囉!
防腐劑是必須添加的成分,有好有壞,事實上,大多數的化學防腐劑其實沒那麼可怕,而且,許多民生保養洗沐品的保存需要它。-温唯|miriammibao.com
大多數比較容易刺激皮膚的防腐劑都有濃度限制,千萬別一味排斥,只需要注意種類與濃度就不會有問題。
此外,其實還有一些比較安全的防腐劑可以使用,我自己蠻欣賞使用這些安全防腐劑的品牌,比起只會操弄【假裝無添加防腐劑】的品牌來說,老老實實用心經營的品牌更值得讚許!-温唯|miriammibao.com
防腐劑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產品的成分變質腐敗。-温唯|miriammibao.com
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清潔與保養用品,無論是臉部使用的、身體使用的,甚至是居家環境所使用的清潔劑… ,一定都會有保存期限,這個保存期限大多會是三年,當然,更短或更長都有可能。
決定這個保存期限的必要關鍵就是☞防腐劑,你說防腐劑是不是這些產品的必要添加物呢?-温唯|miriammibao.com
除非你願意放棄保存期限,或者是付擔更高的產品售價,才有討論拒絕化學防腐劑的空間,大概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吧!?
酒精也是一個被污名化的成分,不要盲目拒絕它,但是要了解它是否正確地存在!
不瞞您說,我愛酒精!內服外用我都愛!
這不是開玩笑唷~
酒精有好多功能,只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理解它、排斥它...
大多數抗拒酒精的人不外乎是這個原因,但是只對了一半!-温唯|miriammibao.com
酒精的確會造成過敏,前提是喝酒就會起紅疹或酒疹的人;但是,喝酒會過敏的人,外用含有酒精的保養品,也不一定就會過敏,還得看產品中的酒精濃度,以及個人體質對酒精的耐受程度。-温唯|miriammibao.com
不是每個喝酒會過敏的人,使用含酒精的化妝保養品都會引發過敏症狀哦!
當然就更沒問題了!
別再裝囉,喝進體內的都不會過敏,就別再錯怪含酒精的保養品了!-温唯|miriammibao.com
如果皮膚過敏了,通常未必是酒精造成的,先別責怪酒精,因為更有可能造成過敏的兇手是化學香精、其他光敏感成分(像是柑橘類萃取、某些美白、去角質成分、傳統的化學防曬成分…等等)。
傷口!嗯,只有傷口!
高濃度酒精
.低濃度或微量酒精
.矽靈也是一個被污名化的成分,不要盲目拒絕它,它是安全的,錯就錯在不肖廠商把它的位置放錯了
矽靈Dimethicone是「矽、氧、烷聚合物」的統稱,而這些聚合物的統稱英文是Silicone,也就是「矽」,是一種多爪型結構的成分,不會滲入皮膚,屬於超惰性成分,非常安定,不會與其他成分作用,更不會刺激皮膚。-温唯|miriammibao.com
〔矽家族〕的成分名稱通常會在字尾帶有「 -cone」或者「 -siloxane」,像是Dimethicone(最常見的)、Cyclomethicone、Cyclopentasiloxane、Cyclohexasiloxane… …等等,都是Silicone矽家族!
不會!
它不會滲入皮膚,也不與任何人互動,又不會囤積,找不到致粉刺的原因。-温唯|miriammibao.com
答案一樣是不會!
矽家族很容易被去除洗,除非自己懶惰不洗頭或者是沒沖乾淨才會讓它們有機會附著在頭皮上。-温唯|miriammibao.com
它是最安全的護髮產品,即使頭髮碰到皮膚,也不會刺激,更不會致粉刺。
製造假象
有好多邪惡的品牌,會在抗老與美白乳(霜)中添加〔矽家族〕,故意製造出產品能夠撫平細紋、瑕疵與斑點的假象?實際上,清潔後就會被洗掉了,但是消費者卻以為要持續使用才會有效?-温唯|miriammibao.com
事實是,這些添加〔矽家族〕的抗老與美白產品,並沒有撫平細紋與瑕疵的效果,只是靠〔矽家族〕所創造出暫時性的假象!
阻礙有效成分吸收
事實上,抗老與美白產品最不該添加〔矽家族〕!因為抗老與美白的活性成分,最需要能夠幫助滲透的溶劑,但是〔矽家族〕反而會阻礙它們滲透!-温唯|miriammibao.com
所以,如果在抗老與美白產品中發現〔矽家族〕的蹤跡,就可以合理認定這個品牌極度邪惡,因為活性成分不但無法被皮膚吸收,而且,他們還故意靠〔矽家族〕來欺騙消費者,製造能夠撫平細紋、瑕疵與斑點的假象。
總結
理解成分表很難,找到一瓶有效又友善的產品更難!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或許它們並沒有被生產,又或者是無法生產...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得努力做一個聰明理智的消費者,千萬別掉入邪惡廠商的陷阱裡!
化妝保養品成分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的留言板討論指教囉!
Copyright ©miriamm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Designed by MiriamMibao温唯 Sinc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