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更新於 — 2023-06-18 00:14
這幾年興起的〔油保養〕,企圖顛覆扭轉消費者對於油性滋潤成分的『誤解』?連容易出油的人,紛紛如喪屍般踏入了油保養禁區?
廠商的宣稱大概會是這樣:『其實天然植物油保養可追溯到古埃及與羅馬時代,接著就是嗶哩巴啦的關於古人的智慧、埃及豔后護膚秘訣、天然萃取有機植栽的珍貴油脂、天然的最好... ...』
嗯!〔埃及艷后使用天然純植物油護膚〕,這句話或許沒錯!但是你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故事背後的主因☞古代並沒有其他『更好(科學)的』選擇呀!再說了,埃及艷后使用植物油護膚的真實效果誰知道?考古學家嗎?還是歷史學者?
值得省思的是,人類的發展必須是不斷地往前推進,食物當然是天然的最好,那科學發明的用品呢?大多數的人大概不會想要回到鑽木取火、點煤油燈、發電報... ...的古代生活吧?
回到護膚保養,皮膚的構造中不具有像是腸胃這種作為消化吸收的器官,而且,化妝保養品不是食物,它是化學(科學)研發出來的用品,如果妳認為市面上的化學保養品都很差勁,那只是你還沒有遇到真心做研發技術的廠商,該怪的是那些沒本事又只圖營利的廠商,而不是將應該屬於科學或醫學的『skin care』倒退回技術困乏的古文明!
純天然的植物油雖然很安全,但是身處台灣的我們,為了毛孔著想,建議別太依賴!只要你的皮膚還會出油,補充油份只會增加毛孔的負擔,隨之而來的就是粉刺的豢養以及痘痘大爆發!
即使不提古人,國外在『植物油保養』確實也是行之有年,但是大家或許沒有考慮到的是『年紀』與『氣候環境』,無論是古代或現代,對於『油保養』的需求,我會一直強調『年紀』與『氣候環境』!
無論是乾肌、中性、油肌、混合肌,只要角質層沒有受損的皮膚都可以算是一般健康的膚質唷!
健康的角質層都會分泌油脂,差別在於量多量少,決定因素是〔荷爾蒙〕與〔年齡〕☞女性比男性少、乾肌比油肌少、70歲比17歲少。
影響皮膚的油脂分泌量,除了老化之外,荷爾蒙與氣候環境才是主要原因!
大家要明白的是,決定皮脂線分泌油脂的多寡,取決於『荷爾蒙』+『溫度』:
雄性激素較多的人較容易出油,所以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油,但是也有女生體內的雄性激素較為旺盛,出油量也會相對較多哦。
其實年齡也是受到荷爾蒙的影響,青春期男女的性腺開始分泌激素,所以最容易出油,年紀越大荷爾蒙濃度日趨下降,出油量也會相對減少。大約五十歲之後,荷爾蒙濃度就會大幅度明顯下降,這時候的皮脂腺分泌才會趨緩,請注意!只是趨緩,不是沒有哦。直到七八十歲的時候,皮脂分泌量才會明顯下降到一年四季都不足夠保護皮膚!也就是說,七八十歲以下的肌齡,其實根本不需要『油保養』!
以台灣的平地氣候來說,一年當中低於攝氏10°C以下的天數其實並不多,這樣的氣候環境下,正常的皮膚其實都不需要〔油保養〕!除非是天生乾肌、皮膚炎患者或者是70歲以上的老齡肌膚。
在同樣的居住環境中,『溫度每上升一度,出油量會增加10%』?其實這是一種錯覺!這是因為溫度升高,油脂的流動速度加快,所以分泌的皮脂很快就會流到皮膚的表層,才會有一直出油的『錯覺』;相反地,當溫度降到15°C以下,皮脂流到表層的速度就會趨緩,所以冬天會有不太出油的『錯覺』。其實皮脂腺一樣有分泌油脂,而且應該和夏天時候分泌量不會差太多,只是它們流動比較慢!
相較於中高緯度乾冷地區的國家來說,台灣這個位於亞熱帶的海島型國家,70歲以下的健康肌膚未必需要補充油份!
如果只是因為一時覺得乾燥,就拼命補充油份,結果當皮脂終於流上來的時候,拼命補充的油份正好就堵住了出口,毛孔就是這樣堵塞了!
因為『大陸型乾燥氣候』VS『海島型濕潤氣候』、『中高緯度』VS『中低緯度』
比如說住在濕熱高雄的我的婆婆,以及住在天天下雨的基隆的我的老母,他們二位都65歲囉,但是還是會分泌油脂喔!
只要你的皮膚能夠正常分泌油脂,過度補充油份只會增加毛孔的負擔,隨之而來的就是粉刺的豢養以及痘痘大爆發!
角質層受損的皮膚通常都會伴隨著含水量不足以及油脂分泌異常的問題,所以皮膚科醫師都會在藥物治療之外,建議患者加強保濕與滋潤,卻也因此衍伸出更多的問題,比如說痘痘與粉刺的問題!
最容易發生在〔油脂分泌異常〕的皮膚炎!因為這個〔異常〕可能是分泌過多、也有可能是分泌不足。如果沒有搞清楚,許多油脂分泌過多的皮膚炎患者,比如說脂漏性皮膚炎與酒糟,很容易因為補充過多的油份,反而變成最悲慘的痘痘粉刺外加皮膚炎!
如果是第1種類型☞乾癬、魚鱗癬及異位性皮膚炎,因為這類型的皮膚炎是皮脂分泌不足,的確需要適當地補充油份與滋潤。
如果是第2種類型的皮膚炎,比如說脂漏性皮膚炎與酒糟肌,他們的問題是因為含水量不足,外加皮脂分泌過多,不應該再補充油性滋潤!解決方案除了醫囑與藥物治療之外,應該要檢討〔是否過度清潔〕以及〔補充油肌適合的較清爽的保濕屏障〕
皮脂無法正常分泌油脂的情況才需要補充油份!
以台灣的氣候環境來說,即使是『寒流』的溫度與濕度都不至於造成皮脂腺分泌不足,頂多就是流上來的速度趨緩,容易讓人有『暫時性乾燥』的錯覺。
通常只有『皮脂腺老化+受損』或『先天性皮脂腺分泌不足』的人才有補充油份的需求。
只要掌握住皮膚〔出油〕的狀況,任何膚質的觀念都一樣,只有不太出油的部位可以採用〔油保養〕。
建議可以在覺得不太出油的部位補充微量的油份就可以了,用量一定要從最小值開始嘗試,比如說在指頭上抹開來之後再『輕點』或『輕拍』在一直覺得會乾燥的部位,千萬不要像暴發戶一樣將含油的保養品大量塗抹哦!
過度清潔是一種角質層的慢性毒瘤,日積月累地破壞角質層、刺激毛囊;久而久之的假性乾燥以及反覆過敏,往往會讓患者誤以為自己變成乾肌或者是混合乾肌,進而誤用了容易使毛孔堵塞的保濕產品,而造成粉刺豢養以及痘痘爆發。
還有一個面積較大的部位『不容易出油』☞就是身體的皮膚了!請注意,背部除外唷!比如說脖子、四肢、腹部、臀部...
因為身體的皮膚本身的皮脂腺分佈就比臉部要少,寒流來時的北部地區,身體皮膚的乾燥感受是比較明顯的!
也因為皮脂腺分佈較少,本身就不容易發生『痘痘』、『粉刺』的問題,愛怎麼抹油就怎麼抹吧!
但是一定要避開『背部』與『胸口』唷,因為這2處的皮脂腺分佈不輸T字部位唷!
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芳香療法中,純天然植物油可說是油保養的始祖。無論是100%的植物油,或者市面上許多添加植萃的保養油,甚至是各大品牌強打的精華油,主成份都是宣稱萃取自天然的植物油。
但是,在植物油風潮盛行之前,化妝品工業其實都是以價格更低廉礦物油作為油性滋潤成分的主力!
還有另外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成分,在前幾年也是席捲整個保養品市場☞Squalane角鯊烷/Squalene角鯊烯,它到底又有什麼好?或者是根本就什麼也不是?我們接著看吧!
天然的油性滋潤,也就是純天然植物油,通常分子量都比較大,不容易滲入毛孔造成阻塞,比如說荷荷芭油的分子量約600 Dalton、椰子油的分子量約700 Dalton、橄欖油的分子量甚至達到1070 Dalton,比化學的合成酯更不會滲入毛孔,對肌膚相當友善。
但是這些油份對於會正常分泌油脂的毛孔來說,可就沒那麼友善囉~油分過多會擋住油脂排出的通道,反而又造成毛孔阻塞。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到重點了?『正常分泌的油脂』,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皮脂腺還能分泌油脂,多給一點油都會是不智之舉!
有一些廣告總是會宣稱天然植物油對皮膚的各種療效,其實都沒有可靠的科學實驗數據的支持!無論是天然的、合成的、100%的、植萃的、ECOCERT認證的... ...,沒有獲得可靠的科學驗證,其實都不足以被採信!
以植物油來說,它就真的只是油性滋潤,也就是『潤滑』、『補充油份』,就這樣而已。
或許有人會認為『補充油份』不就是很棒的功效了嗎?還是天然的耶~但是我也說過,大多數身處台灣的健康角質,臉部皮膚與背部皮膚其實不需要補充油份呀,補充過多的油份只會屏蔽毛孔造成自然分泌的皮脂無法順利排出。
大多數乾燥的問題同常源自於『清潔不當』,包含了使用不適合的清潔產品以及過度的清潔方式與頻率。
如果想再為皮膚多做點什麼事,那就是保濕了,保濕的工作包含了『補水』+『保水』。但是100%的植物油或許能夠保水,卻無法補水,還會造成毛孔堵塞,這個忙還是別幫了罷!
如果要幫植物油來個平反的話,滋潤度較高的酪梨油用來保養四肢、關節的皮膚,或者是油壓、按摩(避開背部),其實也是個天然又優質的選擇唷
保養化妝品的全成分中,看到以〔Oil〕結尾的成分,通常都是植物油;但是不一定都是純天然的植物油,有的會再經過化學合成。
但是這裡要討論的其實是天然的植物油,化學合成的那種會放在合成酯討論。
有一些合成酯是用天然植物油反應合成的,而這類型的合成酯也會比一般純化學的合成酯要來地更友善。唯一要注意的是,滋潤度都比較高,反而變成是毛孔不友善唷!
天然的最常見的就是Shea Butter(雪亞脂、乳油木)、Cocoa Butter(可可脂),但是這二個都不是以〔Oil〕做結尾的植物油成分,如果只看字尾〔Oil〕做判斷的話,很容易被忽略。而這2種也是油度最高的植物油成分唷,大家看成分時需要多留意了 。
最常見的植物油就是Olive Oil(橄欖油)、Coconut Oil(椰子油),這2種也是油度較高的植物油。
總結來說,Shea Butter(雪亞脂、乳油木)、Cocoa Butter(可可脂)、Olive Oil(橄欖油)、Coconut Oil(椰子油),這4種都是比較容易致粉刺的天然植物油。
我想聊的是sunflower oils(向日葵油)與Safflower Oil(紅花籽油),這2種植物油在skin SALVATION與CosDNA都標示為致粉刺指數為“0”,質地也是屬於相對更清爽的植物油?這個有待商榷!
老話一句,『溫度』+『荷爾蒙』才是造成油脂分泌旺盛的主因,只要你的肌膚還能正常分泌油脂,應該要避免高油性滋潤的產品,即使它純天然,即使它不致粉刺!
或許有人會說:『我使用了之後都沒事』,套句陳衍良醫師常說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你以為粉刺養成計劃是一瓶使用了幾個月的保養品就會出來say Hi嗎?它可能會在半年後甚至幾年後才來個集體大爆發,然而你已經不知道換了多少保養品了,到時候不知道哪一瓶會淪落成被你怪罪的冤大頭。了!哪一瓶含冤未雪哪一瓶又僥倖逃過,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接著還有許多不常見的植物油,但是也不難分辨,大多是以〔seed oil〕結尾的,中文大多是XX籽油,也都是植物油成分。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Linseed Oil(亞麻籽油),雖然質地較為清爽,卻是高度致粉刺的植物油。温唯曾經看過居然有部落客說:『出油痘痘肌需要的植物油就是含有次亞麻油酸比例較高的亞麻籽油』,根本亂教!
正確來說,還會出油的皮膚其實是任何含有“油性滋潤”的產品都必須拒用,怎麼可能還會特別去挑選到含有亞麻籽油的產品,更何況這個Linseed Oil無論在EZskin輕鬆美膚網或是skin SALVATION都被標示為高度致粉刺的植物油!
大家要先弄清楚的是〔Mineral Oil礦物油〕和凡士林中的主要成分〔Petrolatum礦酯/礦物蠟〕,是完全不同的二種物質哦
無論是Mineral Oil礦物油還是凡士林中的主要成分Petrolatum礦酯,只要生產廠商所使用的原料等級符合化妝品等級cosmetic grade,其實是不需要憂慮可能堵塞毛孔、致粉刺,以及毒性!
原料等級▶按照精製的程度區分成四種等級:
Mineral Oil礦物油,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是石油在製成汽油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便宜、無色、無味、非常穩定不會與其他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具柔潤性,所以大量使用於保養化妝品中作為柔潤劑以及溶劑。嬰兒油的主要成分就是Mineral Oil礦物油。
Petrolatum礦酯是石油鑽井過程中,在鑽井平台上形成一種稱為“棒蠟”的未精製物質。通過精製和蒸餾這種物質,於是就產生了凡士林。
Petrolatum礦酯是一種蠟質,具有非常好的封閉效果,能夠對皮膚形成屏障,當皮膚受到刺激或受傷時尤其有用,所以經常被用於軟膏、藥膏製品。 這種屏障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細菌,刺激物和外部污染。 它還可以 減少水分流失, 因此皮膚不會變乾。
在搞清楚這二者的區別之後,其實無論是Mineral Oil礦物油還是Petrolatum礦酯,一直都存在著聲名狼藉的迷思,比如說Mineral Oil礦物油會堵塞毛孔致粉刺,而Petrolatum礦酯則是可能具有毒物會危害健康?
既然都提到了Mineral Oil礦物油,温唯想透過『原料來源』順便幫大家釐清一下這些迷思的虛實!
Mineral Oil礦物油,它就是一種油質,當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足時,Mineral Oil礦物油能夠為乾燥的皮膚表面補充油脂的滋潤。
Petrolatum礦酯則是可作為皮膚的屏障,當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足時,幫助皮膚表層防止水分散失。
大家請注意!温唯不斷地提到『當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足時』
這意味著和天然植物油一樣,當你的皮膚能夠正常分泌油脂的時候,多補充Mineral Oil礦物油只會造成毛孔負擔。
而Petrolatum礦酯則是能夠作為防止水份與油份散失的保護屏障,同樣地,如果你的皮膚能夠正常分泌油脂,這個保護屏障反而會讓你的毛孔無法將油脂順利排出,長期使用毛孔可能就會堵塞了!
❶皮膚炎或天生乾肌
比如說『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這類型的患者的皮脂腺的油脂分泌不足+角質層的含水量不足,所以需要Mineral Oil礦物油作為油脂補充的滋潤+Petrolatum礦酯作為防止水分與油份散失的保護屏障。
當然,這樣的組合並不是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最好的選擇,最好的選擇應該必須再加上具有『補水』的保濕產品。
❷居住在冬天溫度長期在10°C以下的人
比如說中高緯度地區的乾冷氣候,如果持續好幾個月的溫度都在10°C以下甚至更低,皮脂能夠流動到表層的機會就相對更低了,適當地補充『油份』以及『保護屏障』是非常必須的。
如果你本身就是容易出油、毛孔粗大、粉刺滿滿的皮膚,就不應該再使用任何的油性滋潤產品!如果會覺得乾燥,應該檢視自己的清潔產品與清潔方式是否都過度刺激了。如果油性毛孔粉刺痘痘的皮膚出現發炎過敏的情況,更應該看醫生處理,也不是自行擦凡士林加重毛孔的屏蔽堵塞!
保養化妝品中常見的『Squalane角鯊烷』,是一個經過廠商過度造神,用來欺騙消費者的護膚神話之一?
其實它就是一個化學合成的成分,只有『油性滋潤』的功能,並不太適合油肌,因為油肌本身已經會分泌大量的油脂,實在不需要更多的 Squalane 油去屏蔽毛孔。
在了解『角鯊』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很『瞎』的『角鯊吐槽圖片』吧!看温唯表演如何破解廣告話術
這張圖片是温唯在Google搜尋『角鯊』得到的結果,紅線劃掉的是誇大不實的廣告文字,黃底黑字是温唯的個人見解。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用過、甚至是必用主打『角鯊』的保養品對吧?無非是為了追求『保濕』、『滋潤』、『抗老』、『修復』、『幫助吸收』... ...
很遺憾的是
市售保養品中的『角鯊烷』,只能給你滿滿的『油滋潤』,其他什麼都沒有!
市售保養品中的『角鯊烷』,只能給你滿滿的『油滋潤』,其他什麼都沒有!
市售保養品中的『角鯊烷』,只能給你滿滿的『油滋潤』,其他什麼都沒有!
前面不斷地提到,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脂,是角質層的天然保護屏障。而這些脂質中,就包含了角鯊烯Squalene這個成分!
這個時候就會有許多保養品廠商看準消費者(愛膚心切?)的弱點,故弄虛實,將這些皮膚自己就擁有的成分(神話?)成保養聖品!
温唯想說的是,這些保養品中化學合成類似結構的物質真的能和皮膚自己生產的能一樣嗎?皮膚吃的下嗎?皮膚真的能運用嗎?
皮脂腺分泌的是角鯊烯Squalene,而保養品中添加的是化學合成的角鯊烷Squalane,這二種東西能一樣嗎?
我只能說,即使表面一樣,裡面可是天差地遠哦!
其實角鯊烯Squalene在整個角質層中也只佔了13%,但是它可是一點都不簡單唷~
除了作為角質層的天然保水屏障之外,最厲害的工作就是『抗氧化』以及『減緩紫外線照射的傷害』了!
抗氧化是抗老化工作中很重要的環節,你說人類皮脂所分泌的角鯊烯Squalene是不是身負重任呢?
還是得從角鯊烯Squalene說起!
其實角鯊烯Squalene這個玩意不只有人類的皮膚擁有,像是鯊魚的肝呀、橄欖呀、甘蔗等等的也能萃取出,說得好像很容易,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但是呢,天然的角鯊烯Squalene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其實非常地不穩定,而且容易氧化!所以就算是從其他生物、植物萃取出的角鯊烯Squalene,為了避免氧化,一定會經過「氫化反應」,將角鯊烯Squalene的『不飽和雙鏈』打斷,打斷了之後就變成化學狀態較穩定的角鯊烷Squalane了!
你看,角鯊烷Squalane就這樣出現了,它是透過化學反應之後所合成的!
但是,問題就來了,就是這個打斷『不飽和雙鏈』的化學反應,使萃取出的角鯊烯Squalene失去了最厲害的『抗氧化』的功能了,就像是把它的武功廢了一樣!
另外,還有一種角鯊烷Squalane,它不是從『動、植物』萃取經過化學合成角鯊烷Squalane的,而是打從娘胎徹徹底底的化學物質合成!
無論是天然萃取或者化學合成,其實也沒有孰優孰劣,反正都是只有作為『油性滋潤』的功能,大多數的台灣人不需要油性滋潤就是!
有一些廠商會標榜自家的成分是角鯊烯Squalene?這個問題就更大了!
前面說過,無論是從哪種生物所萃取出的角鯊烯Squalene,都難逃〔氧化〕的命運!都說氧化了,還能擔負抗氧化的工作嗎?
除此之外,有研究指出經紫外線照射過後的角鯊烯Squalene會變成角鯊烯氧化物(squalene monohydroperoxide),而這種氧化物會導致兔子皮膚的粉刺增加,因此有致痘性的風險!
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從自己皮膚所生產出來的角鯊烯Squalene,其實都沒有積極的護膚價值!而且,還有可能致痘致粉刺唷!
結論就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保養品,即使宣稱是從『鯊魚的肝、橄欖、甘蔗等等』所萃取出的角鯊烯Squalene,其實都是已經『被廢掉武功』的角鯊烷Squalane!只有〔油性滋潤〕的功能。
就算真的讓你買到含有角鯊烯Squalene的產品,也只是氧化變質的角鯊烯Squalene,有可能致粉刺!
如此一來,你還想盲目地追求角鯊烯Squalene或角鯊烷Squalane嗎?
油性滋潤成分就幫大家介紹到這裡囉!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的留言板討論指教唷!
Copyright ©miriamm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Designed by MiriamMibao温唯 Sinc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