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更新於 — 2022-12-26 17:19
TKLAB 的臉書廣告簡直到了令人反感的爆炸式攻擊,不過,他家的氨基酸潔顏霜的確是個高 CP 值的簡單好物,雖然不是我的最優選,但是,對得起他的價格,然後,我對他的評價也算是名列前茅,所以,還是會繼續為他埋單。
我盡可能白話文
便宜
一條 100g 經常有活動促銷價約 NT$225 ;如果每次擠出 2cm ~ 10cm 不等的用量,大約可使用 102 次,雖然不是說超級白菜價,但是,它具有其他的優點,絕對是對得起他的售價。溫和
溫和來自於全成分友善以及溫和的界面活性劑❐。不過,「全成分友善」這件事,⇩後面⇩提到「全成分」的時候,我會再多聊一些。如果你是皮膚炎發作期❐,還是會建議用清水清潔即可,再溫和的清潔產品,都有可能不斷地加重發炎反應。
乳化力比純胺基酸界面劑的洗面乳更好
這個會比較深一點,就是說,市面上也有一些「純胺基酸」的洗面乳,比如像是 Dr.Satin 魚子活氧淨白潔面乳 以及 de第一化粧品 胺基酸潔膚霜。會因為「胺基酸類」的界面劑屬於去脂力較弱的陰離子界面劑,對皮脂的乳化效果沒那麼完整。其實,我已經不太去糾結於「純胺基酸」的洗臉產品了,因為,只要能滿足「溫和去脂」的最大原則,複方的組合也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不過,因為我成分潔癖,用在皮膚上的清潔,我的確還是會刻意去避開 SLS / SLES / 脂肪醇 / 皂基 ...等等的界面劑配方。)
然後, TKLAB 這二支的的乳化力都不錯,可以更有效地帶走表皮的皮脂;不過,他們仍然屬於去脂力較弱的清潔產品,幸好,可以透過增加用量去加強去脂力。
要注意的則是,自己要稍微掌控一下去脂力與洗後的乾繃緊之間的衡量,因為,良好的皮膚清潔習慣,應該要建立在洗後不會乾繃緊的基礎上,我知道這對油肌來說是矛盾的,但是,我會比較建議透過「酸類」產品去代謝老廢角質,而不是透過「強力去脂」的激進作法,這樣才能不會讓皮膚長期處於「過度清潔」的惡性循環中。
好沖洗
又是界面劑,不過,這個是從「容易沖洗乾淨」這個角度去討論,就是說,沖洗的時候不會滑滑地沖不乾淨。其實,我不太認同他的命名,有二理由:
(1)首先,他並不是「純胺基酸」的清潔產品,裡面還有好幾支非離子和兩性離子界面劑,這樣的命名容易誤導想要找尋「純胺基酸」的消費者。
⇩後面⇩介紹成分會詳細說明。
(2)再來,胺基酸界面劑的「胺」是「胺」,不是「氨」,所以,如果說他是因為「非」純胺基酸而刻意將「胺」改成「氨」來命名,那一樣還是容易誤導消費者啊!
總之, TKLAB 的潔顏霜有二種版本☞油肌版與溫和版,這二個版本其實都溫和,只是,在界面劑的配置上有些差異,所以,清潔力也有落差。這二支我同時交替使用過,能夠很明顯地區分。比如,我這個油肌,夏天的用量為:油肌版約擠出 5cm 長度的量,而溫和版則需要 10cm 長度的用量(有時候會分成二遍 5cm 長度的用量去清潔);冬天的話,則是油肌版約 3cm 長度的量,溫和版約 6cm 長度的用量...以此類推。
所以,如果你是個油肌,那麼,無論春夏秋冬,絕對是選「油肌版」無誤;如果你是個容易過敏的油肌,一樣是全年「油肌版」,因為他們都算是溫和的清潔產品。如果你是中性肌,我還是會建議「油肌版」,因為,用量可以比較省,如果冬天擔心過度清潔,也可以透過減少用量去調整;如果你是容易過敏的中性肌,那麼,「溫和版」的界面劑配置的確是更溫和,雖然去脂力更弱,但是,為了避免反覆過敏,還是得犧牲去脂力了。如果你是乾肌,那真的是「溫和版」會更適合囉!
雖然,「溫和版」的界面劑配置的確比較溫和,但是,皮膚發炎的時候,還是會建議用清水潑洗就好(嚴重發炎時,甚至避免用手搓揉),避免接觸清潔產品,如此,發炎狀況會比較容易緩解。
二種版本的界面劑和其他成分的配置,的確有很大的落差;但是,整體來說,都是溫和、皮膚友善的配置。所以,我才會建議中性肌是可以直接考慮「油肌版」,再去調整用量即可。
都是以陰離子界面劑中最溫和的「胺基酸」家族的界面劑作為主角,但是,種類就不同了,我相信,連濃度都有落差;此外,「油肌版」是 胺基酸 + 兩性離子 + 非離子 界面劑的組合,而「溫和版」則是只有 胺基酸 + 非離子 界面劑的組合,這樣的差異會反映出三大不同的結果☞溫和度、去脂力以及沖洗難易度。
二支胺基酸界面劑☞谷胺酸、磺酸,這二支在胺基酸類界面劑中,都屬於較溫和的種類。
一支兩性界面劑☞ Cocamidopropyl Betaine ,常常作為嬰兒洗沐產品的清潔主力,不過,看整體的配置,則是為了保有一定程度的清潔力,降低陰離子界面劑的添加劑量。
三支非離子界面劑☞都是以 Stearic acid 為基底的合成酯。
雖然我不喜歡 Stearic acid ,但是,至少不是 Oleic acid 、 Lauric acid 、 Myristic acid 甚至是 Palmitic acid ,那就還好。
總之,非離子界面劑的配置總是為了降低、緩解陰離子界面劑的刺激度,乳化的效果也會更好。
油肌版的成分表
成份 | 中文譯名 | 概略特性 |
---|---|---|
Water | 水 | 溶劑 |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 月桂醯谷氨酸鈉 | 界面劑, 抗靜電 |
Glycerin | 甘油, 丙三醇 | 溶劑, 保溼 |
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 | 椰油醯羥乙磺酸鈉, 椰油基羥乙基磺酸鈉 | 界面劑 |
1,2-Hexanediol | 1, 2-己二醇 | 溶劑 |
PEG-250 Distearate | PEG-250 二硬脂酸酯 | 溶劑 |
Glycosyl Trehalose | 醣基海藻糖, 糖基海藻糖, 氫化澱粉水解物 | 保溼 |
Cocamidopropyl Betaine | 烷基醯胺甜菜鹼, 椰油醯胺丙基甜菜堿 | 界面劑, 黏度控制, 抗靜電 |
Glyceryl Stearate | 甘油硬脂酸, 硬脂酸甘油酯, 甘油硬脂酸酯 | 柔潤劑, 乳化劑 |
PEG-100 Stearate | PEG-100 硬脂酸酯 | 界面劑 |
Nicotinamide | 菸鹼胺, 菸醯胺, 煙醯胺, 菸鹼醯酸 | 肌膚調理 |
Phenoxyethanol | 苯氧乙醇, 苯氧基乙醇, 二苯氧基乙醇 | 防腐劑 |
Chlorphenesin | 氯苯甘醚 | 防腐劑 |
Aloe Barbadensis Leaf Juice | 庫拉索蘆薈葉汁 | 肌膚調理 |
Sodium Hyaluronate | 玻尿酸鈉, 透明質酸鈉, 玻璃酸鈉 | 肌膚調理, 保溼 |
Yeast Extract | 酵母, 酵母菌胞溶產物, 酵母萃取 | 肌膚調理 |
Aesculus Hippocastanum Seed Extract | 歐洲七葉樹籽萃取 | 肌膚調理 |
Ammonium glycyrrhizate | 甘草酸銨 | 肌膚調理 |
Sodium Metabisulfite | 重亞硫酸鈉, 焦亞硫酸鈉, 偏亞硫酸鈉 | 防腐劑 |
Propylene Glycol | 丙二醇, 丙烯乙二醇, 1, 2-丙二醇 | 溶劑, 黏度控制, 保溼 |
Zinc Gluconate | 葡糖酸鋅 | 肌膚調理 |
Caffeine | 咖啡因 | 香料, 肌膚調理 |
Biotin | 生物素, 維生素H, 維生素B7, 輔酶R |
大致上和油肌版差不多,但是,看成分排序,應該是將降低其中一支胺基酸和那支兩性界面劑,又增加了幾支更溫和的非離子界面劑來取代,來減少陰離子和兩性離子界面劑的刺激感,整體也會更溫和,不過,清潔力的確也大幅下降了。
此外,其中有一支非離子界面劑 Cetearyl Alcohol ,是我不喜歡的小分子量的脂肪醇,雖然說,放在清潔產品中,在皮膚上停留的時間很短暫,其實也沒什麼妨礙,單純只是看著不順眼,碎嘴一下...
溫和版的成分表
成份 | 中文譯名 | 概略特性 |
---|---|---|
Water | 水 | 溶劑 |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 月桂醯谷氨酸鈉 | 界面劑, 抗靜電 |
Glycerin | 甘油, 丙三醇 | 溶劑, 保溼 |
Propylene Glycol | 丙二醇, 丙烯乙二醇, 1, 2-丙二醇 | 溶劑, 黏度控制, 保溼 |
Polyethylene Glycol | 聚乙二醇 | 界面劑, 溶劑, 保溼, 乳化劑 |
Cetearyl Alcohol | 棕櫚醇, 鯨蠟硬脂醇 | 界面劑, 黏度控制, 乳化劑 |
Citric Acid | 檸檬酸 | 酸鹼調節 |
Coco-glucoside | 椰油基-葡糖苷 | 界面劑 |
Glyceryl oleate | 甘油油酸酯, 甘油油酸酯 | 柔潤劑, 乳化劑 |
Hydrogenated Palm Glycerides Citrate | 氫化棕櫚油甘油酯類檸檬酸酯 | |
Tocopherol | 生育醇, 生育酚, 維他命E, 維生素E | 抗氧化 |
Ascorbyl Palmitate | 抗壞血酸棕櫚酸酯, 維他命C棕櫚酸酯 | 抗氧化 |
Lecithin | 卵燐脂, 卵磷脂, 磷脂醯膽鹼 | 肌膚調理, 油性滋潤, 柔潤劑, 乳化劑 |
Cocamidopropyl Betaine | 烷基醯胺甜菜鹼, 椰油醯胺丙基甜菜堿 | 界面劑, 黏度控制, 抗靜電 |
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 | 椰油醯羥乙磺酸鈉, 椰油基羥乙基磺酸鈉 | 界面劑 |
Glycol Distearate | 二乙醇二硬脂酸, 乙二醇二硬脂酸酯 | 黏度控制, 柔潤劑, 乳化劑 |
Phenoxyethanol | 苯氧乙醇, 苯氧基乙醇, 二苯氧基乙醇 | 防腐劑 |
Caprylyl Glycol | 辛乙二醇, 辛甘醇, 1, 2-辛二醇 | 保溼, 柔潤劑 |
PEG-100 Stearate | PEG-100 硬脂酸酯 | 界面劑 |
Glyceryl Stearate | 甘油硬脂酸, 硬脂酸甘油酯, 甘油硬脂酸酯 | 柔潤劑, 乳化劑 |
Lauryl glucoside | 月桂基葡糖苷 | 界面劑 |
Sodium PCA | 咯烷酮羧酸鈉, 鈉羥基皮酪烷酮, PCA 鈉 | 抗靜電, 肌膚調理, 保溼 |
Biosaccharide Gum-1 | 生物糖膠-1, 生物糖 膠-1 | 保溼 |
o-Cymen-5-ol | 異丙基甲基酚, 繖花醇, o-繖花烴-5-醇 | 防腐劑 |
這個就能夠很明顯區分了,油肌版和溫和版都用了 Phenoxyethanol ,不過,溫和版將 Chlorphenesin 和 Sodium Metabisulfite 換成了天然的防腐成份 o-Cymen-5-ol ...
有區別嗎?的確,在防腐劑的世界面,是有那麼一點點區別,但是,我確定,在實際上臉的感受,不會有任何區別,因為,油肌版所使用的那些防腐劑,都不是那種對皮膚可能會造成威脅的,唯獨我自己不太喜歡 Chlorphenesin ,清潔產品就 PASS 吧!
要說比較大的區別則是:
油肌版
多了和能夠抑制皮脂分泌的成分☞ Nicotinamide 、 Zinc Gluconate 、 Caffeine ,但是,要說在清潔的過程中,能夠同時達到抑制皮脂的效果,我只能說,還是認份地靠界面劑就好,因為,這些宣稱能夠抑制皮脂分泌的「控油成分」,就算是放在精華液裡面,效果也是很普通,更別說清潔產品了。溫和版
多了Lecithin 這個保水屏障,一樣的,這個成分倘若放在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裡面,的確是有幫助唷!但是,放在清潔產品裡面,真的是多餘了、浪費了!就如同⇪前面⇪在優缺點所說的,油肌直接選油肌版,乾肌可考慮溫和版,中性肌則是隨心所欲都可以,唯獨就是油肌版的用量比較省這樣。
基本上, TKLAB 整體的配置都相當友善,要論溫和,的確比不上幸福肌,這是界面劑的差異,因為,幸福肌的潔膚膠完全是大分子的非離子界面劑,沒有什麼比這類型的界面劑還要更「油痘肌」+「敏弱肌」全部都友善了!但是, TKLAB 的潔膚霜直接白菜價啊!當然,要溫和的話,也可以選擇 珂潤的潤浸保濕洗顏慕絲 ,但是,我必須說,它不太好沖洗,所以, TKLAB 這兩支還是有他的回購價值囉!
TKLAB 氨基酸潔顏霜的介紹就到這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板討論唷!
Copyright ©miriamm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Designed by MiriamMibao温唯 Sinc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