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支身體/臉部防曬乳評比-UVA防禦力+防曬黑-2022持續更新中

|發布於:
2018-10-20

內容更新於 — 2022-12-27 00:35

❝廣告,是為了讓這裡能夠永續經營,多多包容囉^v^❞

預防【曬傷】看【SPF係數】,我們都知道,【SPF 50】的防禦力比【SPF 15】更好;所以,想要更有效、更持久地預防曬傷,就會挑【SPF 50】的防曬乳。

那預防【曬黑】呢?
通常是看【PA係數】,
台灣最常見的就是【PA係數】了!

但是,【PA++++】≧【PPD 16】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PA++++】可以等於【PPD 16】,也可以等於【PPD 50】呀!
那麼,那到底是【PPD 16】還是【PPD 50】?這可是天差地遠喔!

如果說,為了防禦【曬傷】而選擇【SPF 50】的防曬乳,是否也意味著防禦【曬黑】也該選擇【PPD 50】的防曬乳呢?

這是個有趣的bug!
因為歐系的防曬越來越強大,有一些甚至可達【PPD 50】,如果都只能標示【PA++++】,根本無法區分預防【曬黑】的能力(攤手)!©温唯|miriammibao.com

這篇文章會透過【Sunscreen Simulator】,分析防曬成分來比較防曬乳之間的UVA防禦力,以及100多支防曬乳評比。

要比較防曬乳之間預防【曬黑】的能力,【PA係數】早就不敷使用了!
除此之外,台灣市面上有許多防曬乳的【PA係數】標示不符合實際,也沒有專門的單位負責審查!
所以,經常可發現許多防曬係數配不上防曬成分的情況,參考價值真得太低!

邱醫師從2014年開始,促成了許多防曬乳送第三方檢測,並且提供檢測報告中的【CW數值】與【Boots Star Rating】,讓我們在不夠可靠的防曬係數標示中,多了2個參考數據(讚)。

但是,【CW數值】與【Boots Star Rating】採用的是【薄膜測試】,檢測結果誤差值很大;此外,由於檢測的紫外光源包含了UVB波段,所以,就算獲得較高的【CW數值】與【Boots Star 星星數】,都不是純粹的UVA防禦力©温唯|miriammibao.com
意思就是:光看【CW數值】與【Boots Star Rating】,還是無法單純區分出預防曬黑與曬老的能力

我是覺得呀,既然都是【薄膜測試】,與其提供【CW數值】與【Boots Star Rating】這種非UVA防禦係數,倒不如直接提供【紫外線穿透光譜圖】;如此一來,我們只需要擷取UVA波段(320nm~400nm)上的消光係數,就能比較每一款防曬乳在UVA波段上的防禦力了!

透過BASF分析防禦力

uvapf_in_vivo_and_extiction

幸好,台灣比其他國家更優秀的是☞衛福部將防曬成分歸類為【含藥化粧品成分】,所以,防曬成分必須標示濃度!

太棒了,因為這個【濃度標示】,正好可以透過BASF的【Sunscreen Simulator】,分析出防曬成分的UVA防禦力。
BASF分析的數值非常完整,包含【SPF係數】、【人體測試的PPD係數】、【薄膜測試的UVAPF係數】、【CW數值】、【UVAPF/SPF 比值】、【Boots Star Rating】以及最重要的【防禦力曲線圖】。©温唯|miriammibao.com

BASF分析的數值非常完整,包含【SPF係數】、【人體測試的PPD係數】、【薄膜測試的UVAPF係數】、【CW數值】、【UVAPF/SPF 比值】、【Boots Star Rating】以及最重要的【防禦力曲線圖】。

但是,我只需要比較【UVA防禦力】的數據,所以,只採用【UVA-PF in vivo (PPD, ISO 24442)】(人體測試的PPD係數)以及【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藉由這二個數據,比較防曬成分的UVA防禦力。©温唯|miriammibao.com

【Sunscreen Simulator】的本意是提供配方師配置防曬乳,並不是防曬乳的檢測結果;但是,在標示混亂且不足以參考比較的【PA係數】中,藉由防曬配方的評估,不失為一種UVA防禦力的參考數據。

上百支防曬乳評比

透過【Sunscreen Simulator】分析防曬成分與濃度之後,擷取【UVA-PF in vivo (PPD, ISO 24442)】(人體測試的PPD係數)以及【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這二個數據;在【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中,計算320nm~400nm上的【Y軸】平均數值,整理成下方表格中的UVA防禦力評比。©温唯|miriammibao.com

表格數據怎麼看?

UVA+UVA 1

在上面表格中的數據說明:

點品名看商品點擊表格中的防曬乳名稱,可以檢視產品外觀。

SPF防曬乳包裝上面的SPF係數標示。

UVA
代表在〔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中,320nm~400nm波段上的EXTINCTION(消光係數)的平均值。©温唯|miriammibao.com
因為,會造成皮膚〔〕的紫外線是UVA,而UVA的波長為320nm~400nm;所以,如果要比較防曬乳預防〔曬黑〕的能力,只需要擷取UVA波段的EXTINCTION(消光係數)的平均值即可。©温唯|miriammibao.com

UVA1 代表在〔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中,340nm~400nm波段上的EXTINCTION(消光係數)的平均值。©温唯|miriammibao.com
因為,會造成皮膚〔〕的紫外線是UVAI,而UVAI的波長為340nm~400nm
,也是所有紫外線當中最大量的波長;所以,如果要比較防曬乳預防〔曬老〕的能力,只需要擷取UVA1波段的EXTINCTION(消光係數)的平均值即可。©温唯|miriammibao.com

因為【Sunscreen Simulator】所分析的【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會產生二條曲線,一條是〔實線〕,一條是〔虛線〕;〔實線〕代表的是日照前防曬成分的防禦力,〔虛線〕代表的是日照後的情況。

既然防曬乳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日照下防禦紫外線嘛!
所以,會建議使用〔虛線〕的EXTINCTION(消光係數)的平均值,會比較符合實際使用的情況。

【PPD】

ppd|UVA防曬係數

一樣是透過〔Sunscreen Simulator〕分析防曬成分,所得到的〔UVA-PF in vivo (PPD, ISO 24442)〕。

〔UVA-PF in vivo (PPD, ISO 24442)〕是模擬人體測試的〔PPD係數〕,從〔PPD係數〕可以概略估算預防曬黑的時間,也就是多久需要補擦一次防曬,才能有效預防曬黑。©温唯|miriammibao.com

〔PPD係數〕代表可延緩曬黑的時間:

  • 〔PPD 6〕代表可延緩曬黑60分鐘(1小時)
  • 〔PPD 12〕代表可延緩曬黑120分鐘(2小時)
  • 〔PPD 18〕代表可延緩曬黑180分鐘(3小時)

以此類推...

比如說:

  • 『貝膚黛瑪雷斑高效防曬乳液』,模擬的〔PPD係數〕為〔PPD 25.7〕,代表可延緩曬黑257分鐘(4小時17分鐘)。
  • 『倩碧勻淨超濾光淨白隔離霜』,模擬的〔PPD係數〕為〔PPD 3.2〕,代表可延緩曬黑32分鐘(大約半小時)。
❝廣告,是為了讓這裡能夠永續經營,多多包容囉^v^❞

防曬乳評比說明

雖然【Sunscreen Simulator】只是模擬實驗,但是也有區分出【人體測試】與【薄膜測試】的結果。
前面表格中,【PPD】就是模擬【人體測試】的數據,而【UVA】與【UVA1】則是模擬【薄膜測試】的平均消光係數(防禦力)。

評比列表中不難發現,【PPD】、【UVA】以及【UVA1】之間的排序,未必會成正比,正好也說明了【人體測試】與【薄膜測試】結果的差異!©温唯|miriammibao.com

到底要以【人體測試】的數據為主?還是【薄膜測試】呢?

都看會比較理想!

  • 薄膜測試的是防曬成分阻擋紫外線的穿透機率,可以檢測每一個UVA波段的防禦力;但是,薄膜的材質與檢測過程的差異,未必能真實反應出皮膚上的效果。
  • 人體測試的是皮膚變黑的反應,但是無法分辨出〔曬老〕的反應。

如何挑選防曬

  1. 前面表格中的【UVA】以及【UVA1】作為UVA防禦力的比較,只要EXTINCTION(消光係數)的平均數值達到〔1〕以上,可視為能夠防禦紫外線UVA的防曬配方。(當然,越高越好)
  2. 篩選出【UVA】以及【UVA1】值達到〔1〕以上的防曬乳之後,在前面表格中的【PPD】數值,按照能夠〔延緩曬黑時間〕,挑選合適的防曬乳。
  3. 即使UVA防禦力再高,能夠延緩曬黑的時間再長,一旦防曬乳流失了,還是得補擦!
  4. 流汗、出油、脫妝都會讓防曬乳流失,選擇具有【防水成膜】的防曬乳,能夠降低防曬乳流失的機率。

防曬成分的防禦力

EXTINCTION+wavelength

在【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中:

X軸
代表波長,因為我們只需要比UVA防禦力(預防曬黑),所以,【X軸】只需要看320nm~400nm的波長即可。 倘若要比較UVAI的防禦力(預防曬老),那就得看340nm~400nm的波長囉!©温唯|miriammibao.com

Y軸
代表EXTINCTION(消光係數),也就是防禦力;數值越高,代表防禦力越高。

因為每個防曬成分在不同波長上的防禦力都不同,濃度增減也會改變防禦力的數值↗;當多種不同濃度的防曬成分組合搭配之後,防禦力也會不一樣。
所以,我們只需要取一個平均數值即可。

防禦力要多少才夠?

how much EXTINCTION

如果【X軸】只看UVA波段(320nm~400nm)的平均防禦力,會希望【Y軸】上的平均數值至少能夠達到〔1〕以上。

如果要更嚴謹的話,只看UVA1波段(340nm~400nm)的平均防禦力,就會發現平均數值能達到〔1〕以上的產品又更少了!©温唯|miriammibao.com

【UVA1】是地表上最難防禦也最大量的紫外線,它不只會讓皮膚曬黑,也會加速皮膚老化。

如果要完整地防禦【UVA1】,比較340nm~400nm的平均防禦力,會比320nm~400nm所獲得的數值更有保障。

【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

下方一共有19張圖片,是將每一支防曬所含有的防曬成分與濃度,透過【Sunscreen Simulator】所分析出來的【紫外線穿透光譜圖】。©温唯|miriammibao.com

我將同品牌或同類型的防曬放在同一張圖片裡比較:
❮左右滑動看更多照片❯

【UVA】的平均消光係數會比【UVA 1】還要高

在前面表格中可以發現,同一個防曬,它的【UVA】欄位的平均數值,都會比【UVA1】欄位還要高一點,正好說明了波長越長,越難防禦的原理!

比如說『貝膚黛瑪雷斑高效防曬乳液』,它的防曬成分在【UVA】與【UVA 1】,都獲得最高的數值;但是,【UVA 1】的平均數值還是比它自己的【UVA】還低!©温唯|miriammibao.com
【UVA】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1.41〕,而【UVA 1】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1.34〕。

大多數的防曬成分是這樣的☞越短的波長,越容易防禦,所以,防禦力通常會比較高;反之,越長的波長,越難防禦,尤其是380nm之後的波段,防禦力會大幅削弱!

所以,如果從320nm的波段開始計算平均值,得到的平均數就會比從340nm才開始起算的還要高!

平均消光係數表現最好的防曬
bioderma 防曬乳評比

貝膚黛瑪的消光係數在375nm之前的波段,都保持在〔1.5〕以上,直到390nm的波段,都還能在〔1〕以上;雖然在400nm的波段上,消光係數低於〔1〕,至少也還在〔0.5〕以上,已經算是目前表現最優秀的防曬配方囉!©温唯|miriammibao.com

【UVA】與【UVA 1】的平均消光係數都在〔1〕以上
anessa

比如說『安耐曬金鑽高效防曬露A(3X)』,它的防曬成分在【UVA】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1.14〕,而【UVA 1】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1.03〕,可算是具有完整UVA防禦的防曬配方。©温唯|miriammibao.com

TIP☞在前面表格中,只要【UVA】與【UVA 1】的平均消光係數高於〔1〕,都算是具有完整UVA防禦的防曬配方。

只有【UVA】的平均消光係數都在〔1〕以上
ANTHELIOS ULTRA Non-perfumed cream+ALLIE

因為【UVA】的平均數值都會比【UVA1】還高,所以偶爾會遇到某些防曬的【UVA】高於〔1〕,但是【UVA1】卻不到〔1〕的情況,該怎麼辦?

比如說『理膚寶水全護清爽防曬亮白乳』,它的防曬成分在【UVA】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1.113〕,但是在【UVA 1】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卻只有〔0.987〕,雖然未達到〔1〕以上,索性也沒差太多,還算是可接受的UVA防禦力。©温唯|miriammibao.com

比如說『ALLIE高效防曬水凝乳』,它的防曬成分在【UVA】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1.005〕,驚險過關;但是,【UVA 1】卻只有〔0.887〕! 怎麼辦呢?

因為大多數的防曬成分,320nm的防禦力通常會比340nm還要更高,所以能夠拉高整體的平均防禦力;但是,對於紫外線UVA來說,【UVA 1】才是最大量的,所以,如果想要更嚴格地預防曬黑與曬老,比如日照下活動,以【UVA 1】的平均數值為主,會更安全!©温唯|miriammibao.com

好多支理膚寶水的防曬都有相同的問題,大多出在370nm之後的波段低於〔1〕,所以拉低了【UVA 1】波段的整體平均值。

而『ALLIE高效防曬水凝乳』的問題則是在320nm~370nm波段上的消光係數不足以拉高整體的平均值,並且又在370nm之後的波段低於〔1〕,雖然在400nm的波段上比理膚寶水還要高,但是整體的平均值還是輸給理膚寶水。©温唯|miriammibao.com

其實【UVA】的平均數值已經包含了完整的UVA波段(320nm~400nm),只是我自己會比較嚴苛,希望取得的消光係數不會被【UVA 2】(320nm~340nm)的波段拉高數值,因為【UVA 2】是相當容易防禦的波段,有一些UVB防曬成分也能防禦到這個波段!

所以,倘若遇到某個防曬配方,【UVA】高於〔1〕,但是【UVA1】卻不到〔1〕,我會把它當成【日常防曬】使用,並且避免【直接曝曬】的場合。

【UVA】與【UVA 1】的平均消光係數都未達〔1〕
ANTHELIOS ULTRA Non-perfumed cream

比如說『理膚寶水安得利溫和極效防曬乳』,它的防曬成分在【UVA】波段的平均消光係數為〔0.957〕,【UVA 1】為〔0.8157〕!©温唯|miriammibao.com

嗯!都低於〔1〕誒?

不能說它無法預防UVA或無法預防曬黑,畢竟人家還有【UVA-logo】的庇護誒!

我只能說,它的UVA防禦力不夠完整!
看它的【UV PROTECTION / EXTINCTION】(紫外線穿透光譜圖),在UVB波段(290nm~320nm)的防禦力相當不錯,330nm~370nm的防禦力表現也在〔1〕以上,差就差在380nm之後的防禦力,下降的幅度太劇烈,甚至在390nm之後的防禦力低於〔0.5〕,也拉低了整體的平均值!©温唯|miriammibao.com

這也意味著,這支防曬在380nm之後的防禦力容易出現漏洞。

雖然說每一支防曬的配方,在380nm之後的防禦力一定都會大幅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明明防曬係數很高的產品,卻未必能夠在日照下預防曬黑
因為防禦的波長出現漏洞,尤其是380nm之後的波段。

防曬乳能夠延緩曬黑的時間

ppd-Neutrogena-防曬乳評比

一樣透過【Sunscreen Simulator】分析防曬成分所得到的【UVA-PF in vivo (PPD, ISO 24442)】,會發現『貝膚黛瑪雷斑高效防曬乳液』的【PPD】最高,獲得〔PPD 25.7〕,可延緩曬黑257分鐘(4小時17分鐘);『露得清全系列』只獲得了〔PPD 7.9〕~〔PPD 10.4〕,可延緩曬黑79~104分鐘(大約是1~2小時);而『倩碧勻淨超濾光淨白隔離霜』最低,只有〔PPD 3.2〕,只能延緩曬黑32分鐘,代表每半小時就得補擦一次,才能有效預防曬黑。©温唯|miriammibao.com

吼!每半小時就得補擦一次,到底是想逼死誰啊啊啊~

4小時補擦一次的防曬

這類型的防曬,在不流失的情況下,防曬成分能夠有效預防曬黑的時間可長達4小時,對於不方便補擦防曬的情況下,其實很方便。©温唯|miriammibao.com

但是,如果在日照下流汗、出油、甚至是脫妝,因為無法評估流失的情況,所以,還是得補擦唷!

3小時補擦一次的防曬

和4小時補擦一次的防曬一樣,雖然防曬成分的作用可以撐3小時以上,一旦流失了,還是得補擦唷!

TIP☞點產品名稱可看商品圖】

或許有人會想問,如果流失都得補擦,那還需要這些防曬成分可以撐3-4小時的防曬嗎?

可要也可不要!
雖然說一旦流失了,防禦力就會出現漏洞,因為不確定漏洞多大,要補哪邊,所以乾脆全補。
但是,這些可以撐3-4小時的防曬成分,因為濃度夠高,防禦力夠強,至少在還沒有流失的時候,它們能發揮的保護力也會相對更高!
在相同的防禦時間內,想要擁有多高的保護力?
當然是越高越完整囉!

2小時補擦一次的防曬

這類型的防曬數量就很多了,這也是為什麼總是說防曬要2小時補擦一次。

在日照下活動下,如果沒辦法做到2個小時都補擦一次的話,那就留著當作日常通勤的防曬吧!©温唯|miriammibao.com
比如說,只有早上通勤時間會在日照下活動,那這些防曬至少能夠幫我們防禦通勤途中的曝曬機會;至於進公司之後是否要再補擦,就看個人的需求囉!

1小時補擦一次的防曬

每個小時都要補擦一次的防曬,其實真的很煩人!
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補擦呢?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有擦防曬,防曬係數也有【SPF 50/PA++++】,卻還是曬黑的原因!

因為這些防曬成分的濃度最多只能撐1~2小時,日照下沒有按時補擦,就算都沒有出油、流汗,防曬成分自己也會耗盡,一旦耗盡了,就什麼都沒有用了,當然會曬黑囉!©温唯|miriammibao.com

這些防曬的【UVA】與【UVA 1】的平均消光係數往往都未達〔1〕,UVA防禦力也比較容易有漏洞!

2個小時補擦一次都很難完全做到,更何況是每個小時!
我認為這類型的防曬比較適合陰雨天使用,或者是長時間待在室內的時候再使用!

不到1小時必須補擦的防曬

1~2小時補擦已經夠艱難了,不到一小時就得補擦的防曬,我只能稱他們為【非防曬】囉!

此外,這些防曬的【UVA】與【UVA 1】的平均消光係數真的太低了,根本無法有效防禦紫外線UVA,就算再勤勞補擦,也無法預防曬黑!

BASF數據補充說明

BASF是德國的化工企業,同時也是生產新型防曬成分的主要工廠,可說是目前全世界營業額最高的化工大廠。
而【Sunscreen Simulator】則是由BASF所開發的防曬配方模擬分析工具,這個工具已經開發了20年,是目前最可靠的防曬配方分析工具,目的是提供配方師配置與計算防曬配方的防禦力與防曬係數。©温唯|miriammibao.com

而這些分析出來的防曬數據,都是透過薄膜測試的實驗取得,即使也經過人體測試的數據校正,但是,僅供配置參考,並不代表實際的防曬係數,以及在人體使用的效果。
即便如此,【Sunscreen Simulator】最大的參考價值在於,它是防曬成分所能達到的防禦力的最低底線!

怎麼說呢?
假設一瓶標示【SPF 50/PA++++】的防曬乳,將它的防曬成分與濃度丟進【Sunscreen Simulator】分析,卻只能獲得【SPF 30/PA ++】?那麼,【SPF 50/PA++++】這個防曬係數是怎麼來的?
既然防曬成分與濃度只能做到【SPF 30/PA ++】的防禦力,但是防曬乳的檢測結果卻能獲得【SPF 50/PA++++】,怎麼辦到的?
到底該相信模擬計算的【SPF 30/PA ++】?還是相信實際檢測的【SPF 50/PA++++】?
很為難吧!©温唯|miriammibao.com

按常理來說,怎麼樣都該採信實際的檢測數據;但是,有沒有可能是防曬乳本身的檢測不準確、甚至是作假呢?
都有可能,尤其是在台灣,還沒有統一的檢驗單位,防曬乳審核上市只需要附上檢測報告與證明文件,主管機關不需要再一次複檢,這樣的防曬標示可信度也是有待商榷呀!©温唯|miriammibao.com

防曬乳的UVA防禦力評比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的留言板討論指教囉!

參考資料|References(open it)
  1. The BASF Care Creations™ Sunscreen Simulator Now even better – with cost-effective in silico testings and immediate live calculations to check photostability as well as UVA-protection indices and SPF!
  2. INTERNATIONAL ISO STANDARD ISO 24442:2011 First edition 2011-12-15.Cosmetics — Sun protection test methods — In vivo determination of sunscreen UVA protection
  3. 衛生福利部,防曬類化粧品防曬效能管理之說明 2016.11.20
  4. get real-life Calculations/BASF Sunscreen Simulator The Innovation Tool for Formulators
好嘛好嘛...臨走前幫我拍拍手嘛
如果你願意免費幫助我,請在下方圓形按鈕幫我拍拍手。
最多可以按5下,那就幫我按5下吧!
算我求你啦啦啦~~~
謝謝你、我愛你❤
臉書或Google帳號就可以快速登入喲...
最新留言
▍關於作者
MiriamMibao温唯
我是温唯,長達十多年的粉刺患者,同時也是一個喜歡把自己當白老鼠的女子,東磕西碰了之後,逐漸找到了正確也合適的保養方式。 希望我所經歷的一切與自學的知識,能夠為你們帶來一些幫助… …
以下歡迎留言討論囉!
我只想當個旁觀者,有新的留言請通知我(按一下輸入Email信箱)
想Fallow哪種留言?
74 留言板
最舊
最新 最多投票的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Copyright ©miriamm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Designed by MiriamMibao温唯 Since 2014.

74
0
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想法嗎?歡迎一起討論唷!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