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更新於 — 2023-09-16 04:02
不是只有安耐曬,其實,有好多日系防曬還真不錯!它們超級無敵防潑水,夏天玩水必勝!質地也算輕薄舒適(和歐系防曬相比啦XD)。
然而,它們的UVAI防禦力往往不太理想,因此,我遲遲不敢推薦,畢竟,看著那防曬配方,以及Sunscreen Simulator所繪製出的模擬曲線圖,對它們還真的頗沒信心;不過,有好多社團裡的網友真心嚮往能夠「防水」的防曬,以對付夏天的必經的「出油」與「爆汗」,於是,我便將幾款網友較感興趣的日系防曬買回來實測看看囉!
大多都是以最安全的物理性防曬成分「Zinc Oxide(ZiO)」為UVA防禦主角,再輔以「Titanium Dioxide(TiO2)」作為UVB防禦,這是日系防曬的一貫作風。
不過,由於「Zinc Oxide」的UVA防禦力較為疲弱,所以,有越來越多「較先進(用心)」的日系防曬還會加入新型的化學防曬成分「Diethylamino hydroxybenzoyl hexyl benzoate(以下簡稱DHHB)」來加強UVA防禦力;既然都用到了化學防曬成分,通常還會再加入另一個老派的化學防曬成分「Octinoxate」作為UVB防禦。
因此,日系防曬大致可分為二大派系:
全物理防曬
Zinc Oxide+Titanium Dioxide
這是以往我最喜歡的組合,因為最安全。
但是,我後來才發現,
光靠這樣的組合,就算濃度加到最高,實在無法對抗光老化!
物理+化學防曬
Zinc Oxide+DHHB+Octinoxate
DHHB是新型的化學防曬成分,雖然化學,但也安全;而且,它能夠彌補UVA波段的防禦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濃度得足夠!
至於Octinoxate嘛,老實說,我不排斥,但我鄙視!
產品圖示 | ||||
---|---|---|---|---|
產品名稱 | SOFINA透美顏 飽水控油 雙效日間防護乳 | ALLIE 完美高效防曬乳N | 安耐曬 金鑽高效防曬露A (3X版) | 珂潤 潤浸保濕防曬60ml |
Zinc Oxide | 16.81% | 17.69% | 10.44% | 19.54% |
Octinoxate | 7% | 8.99% | 7.49% | X |
Octocrylene | X | X | 3.00% | X |
Ethylhexyl salicylate | X | X | 2.50% | X |
Diethylamino Hydroxybenzoyl Hexyl Benzoate | 2% | 1% | 1.80% | X |
Polysilicone-15 | X | X | 1% | X |
BisEthylhexyloxyphenol Methoxyphenyl Triazine | X | X | 0.50% | X |
Titanium Dioxide | 未知 | 未知 | X | 未知 |
這4支是我特別挑選過後買回來,只為了測試防禦力。
其實呀,從防曬成分的種類與濃度來看,我通常不會給日系防曬機會,除非它具有「潤色」功能,不過呢,這個就得實際測試了。
因為有一些潤色防曬,裡面會添加「粉體」與「色料」,而這些「粉體」與「色料」其實也具有「屏蔽阻絕」紫外線的功能,因此,有機會增強防禦力。
不過,光看成分根本無法掌握這個成分能夠屏蔽的程度,必須得實際測試才能知道了。
SOFINA透美顏 飽水控油雙效日間防護乳30ml
SOFINA有6支防曬的配方都大同小異,選自己喜歡的就好,我相信功能與質地的差異微乎其微。
而我會選這支有2個原因:
珂潤潤浸保濕防曬乳<臉.身體用>60ml
它也有幾支「長相」很類似的防曬,大致上區分成「SPF30/SPF50」、「30ml(g)/60ml」以及「臉部/身體」,而我選這支「<臉.身體用>60ml」的原因也是2個:
ALLIE完美高效防曬乳N 60ml
Kanebo的ALLIE系列就有好多支全成分與防曬配方都不太相同的防曬、隔離、飾底乳。
如果只看防曬成分的種類與濃度,雖然都有點差異,但是加加減減平均下的的防禦力,其實也差沒多少,硬要比的話,那幾支「水凝乳」會相對再差一點。
而我會選擇「完美高效防曬乳N 」,也有2個原因:
安耐曬 金鑽高效防曬露A (3X版) 60ml
其實我原本想要選的是「敏弱肌」那支,因為它的防曬配方在370nm以後的波段上表現最好;但是康是美老是缺貨,所以只好先測試「3X版」了。
如果情況允許,我一定會優先選「金鑽高效敏弱肌防曬露A」,也是2個理由:
在這4支日系防曬中,我最不想花錢的就是「安耐曬」了,因為不管哪一支,裡面多多少少都有幾個毛孔不友善的垃圾成分,這樣就沒辦法在「臉部」與「背部」這些毛孔區域使用了。
反正就是為了測試硬著頭皮買下去就是了。
以下繪製的曲線圖來自Sunscreen Simulator
需要注意的是,日系防曬通常含有「Titanium Dioxide」,濃度在20%以內可以不用標示濃度,因此,「Titanium Dioxide」只能粗略估計,可能與實際會有些許落差。
在波長370nm上的防禦力
SOFINA>ALLIE>ANESSA>Curel
在波長400nm上的防禦力
只有ANESSA較差一點,其他3支差不多,硬要比的話會是:
ALLIE≧Curel>SOFINA>ANESSA
會有這樣顯著的差異,主要還是因為「Zinc Oxide」的濃度☞ANESSA的濃度較低。
「Zinc Oxide(ZnO)」和「Methylene bis-benzotriazolyl tetramethylbutylphenol(MBBT)」一樣,都是對抗波長400nm的成分,只要濃度足夠,就能在400nm的獲得良好的表現。
而這4支防曬中,ANESSA含有的「ZnO」濃度比其他3支要低很多,於是,UVA防禦力就在370nm之後的波長被拉開了。
而Curel的弱點則是在於缺乏「DHHB」,以至於整體的防禦力都較弱,所幸它含有較高濃度的「ZnO」,因此,反而在370nm之後的波段,反而與ALLIE以及SOFINA並駕齊驅。
從「防禦力曲線」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
因為大家一樣「爛」呀!
如果說,SOFINA或ALLIE是日系防曬中表現較為優異的人選,那麼,把它和「防曬資優生↗̱」放在一起,就知道真的差很多唷!
以下是「日系防曬」與「防曬資優生」的防禦力曲線圖,
一樣是按照防曬成分的種類與濃度,透過Sunscreen Simulator所模擬繪製:
貝膚黛瑪的防禦力除了400nm的波長上稍微遜色,整體來說,都比SOFINA更為強勢,尤其是320nm~390nm這段UVA大本營。
這樣的防禦力,只要塗抹標準用量「1平方公分/2毫克」,防禦紫外線UVA可說是滴水不漏了。
光看「防禦力曲線圖」或許有失偏頗,畢竟,難以推算濃度的「TiO2」,雖然影響不大,但是,我不想不公平。
於是,便做了個小實驗,還是想看看日系防曬的能耐。
以下的小實驗中:
紫外線測試卡
這個紫外線測試卡的檢測方式為☞被日光或紫外線照射之後,白色的測試區域會變成紫色;而紫色的深淺度,會依據紫外線強弱而有所不同。
至於沒有接收到日光或紫外線的區域(可能是背光或者是以能夠防禦紫外線的物品或防曬用品覆蓋),則會維持白色。
因此,每次測試都會同時使用兩張紫外線測試卡:
防曬乳用量
根據UVA檢測的「體外測試」,是以2mg/1cm²(一平方公分的範圍內要塗抹2毫克的防曬乳)進行檢測;而這個檢測用量,也是建議在皮膚上塗抹的有效用量。
由於「2毫克」太少,以至於太難抓取;因此,我便將「塗抹範圍」從「1cm²」擴增為「5cm²」(2cm x 2.5cm),如此一來,「標準用量」也將提升為「10mg」,用體積計算約莫是長0.4 cm、寬0.3 cm、高0.2cm(大約是輕輕滴出1滴的量)。
於是,「三倍用量」的「2mg/1cm²」便需要「30mg」,大約就是「輕輕滴出3滴的量」
不同防曬乳的「稠度」與「瓶口設計」都不同,不是每款防曬乳都能「輕輕滴出1滴」,以及「輕輕滴出1滴」的量都相似。
而這4支日系防曬以及「貝膚黛瑪倍護水潤防曬乳液」,正好都是質地與瓶口設計比較相似,也比較不容易有誤差。
通常,370nm是防禦紫外線UVA的基本門檻,所以,我用365nm的 UVA Light 照射。
倘若,連這個「基本門檻」都無法達標,那麼,就別說能夠防禦紫外線UVA囉!
因為拍照的時候,會受到環境光源影響而產生色差,未必能準確判斷「未變色」的白色的「色階」;所以,在每一張測試卡的旁邊,我都會放一張「未被照射」的測試卡,用來區分「未被照射時的白色區域」應該是如何的「白色」。
以上4支日系防曬,在「標準用量下」,用365nm的 UVA Light 照射,除了Curel的表現有點勉強,其他3支都還算是過關唷!
SOFINA表現最好
硬要比的話,SOFINA表現最好,雖然覆蓋的區域與旁邊那張「未被照射」的對照卡比起來,似乎沒那麼白;此外,還是有局部小小的地方露出稍微較明顯的紫色,但是,整體來說,已經比其他3支要好了。
再來是ALLIE
整體「白」的程度又比SOFINA更帶「紫」一咪咪,然後,露出紫色的小區域也比SOFINA再多一點。
第三名則是ANESSA
整體「覆蓋區域」比ALLIE要再多帶一點「紫色」,此外,很平均地露出較多的紫色。
最後一名則是珂潤
雖然乍看之下覆蓋地很平均;但是,整體的覆蓋區域,與「旁邊的對照卡」比較起來,比其他3支又還要更偏紫色了。
紫外線365nm照射「標準用量」結果:
第一名 | SOFINA透美顏 飽水控油雙效日間防護乳 | |
第二名 | ALLIE完美高效防曬乳N | |
第三名 | 安耐曬金鑽高效防曬露A (3X版) | |
第四名 | 珂潤潤浸保濕防曬乳60ml |
以下為365nm波長的 UVA Light 照射「標準用量」的防曬乳:
有比較才看得出差異在哪!
以為在日系防曬獲勝的SOFINA已經很白?
然而,真正完全不透光的白,應該要像「貝膚黛瑪」這樣的滴水不漏才對呀!
不只是貝膚黛瑪,其實,大多數的「防曬資優生」都能輕輕鬆鬆在365nm的波長上獲得這樣的成績唷!
嚴酷的考驗來了,大多數的「防曬資優生」在「標準用量」之下,都能通過395nm波長的考驗喔!
但是,這4支日系防曬全軍覆沒!
雖然結果慘不忍度,不過,似乎與前面⇧的「防禦力曲線」的模擬結果不謀而合唷!
比如說ALLIE,雖然露出紫色的面積大約有4成;反觀ANESSA,能覆蓋的部位最少,此外,就連看似「有覆蓋?」的區域,其實都比別人還要更「紫」唷!
而Curel與SOFINA我真的糾結了好久呀!
一個塗直的,一個塗橫的,真的很不好塗勻呀!
觀察「有覆蓋」到的區域,二者也都不是「純白色」,都帶有點「紫白色」,露出來「紫色」的份量好像也差不多,於是便將這二支並列第二名吧!
紫外線395nm照射「標準用量」結果:
第一名 | ALLIE完美高效防曬乳N | |
第二名 | SOFINA透美顏 飽水控油雙效日間防護乳 | |
第二名 | 珂潤潤浸保濕防曬乳60ml | |
第四名 | 安耐曬金鑽高效防曬露A (3X版) |
這4支日系防曬在395nm的表現真心不理想!
但是,「防曬資優生↗̱」可以做得很好唷!
對比一下「貝膚黛瑪」,人家可是很努力的覆蓋95%以上唷!
以下為ALLIE vs 貝膚黛瑪:
既然這4支日系防曬在395nm的 UVA Light 照射下,標準用量根本不管用啊啊啊!
那麼,將用量提高到3倍有沒有用?
以下是:紫外線395nm照射「3倍的標準用量」結果:
和「標準用量」比起來,防禦效果的確大幅提升囉!
不過呢,表現最好的ALLIE,還是有一些明顯的「紫色」漏洞,依舊無法達到「貝膚黛瑪」的境界啊啊啊!
因為「貝膚黛瑪」在「標準用量」時,就已經能阻擋395nm的 UVA Light,我就不再把「3倍用量」放上來囉!
如果
你真的很喜歡這4支日系防曬
又想要兼顧完整的UVA防禦力
我只能說
至少得將「標準用量」塗4層以上
因為
前面的小實驗所獲得的結果是:
「3倍的標準用量」似乎還是不太夠唷!
不相信嗎?
再回去看看⇧貝膚黛瑪的「標準用量」,在395nm的表現吧!
無論是從「防禦力曲線」或「紫外線測試小實驗」,都說明了這4支日系防曬在395nm的波長上的表現很不理想;但是,它們還是具有一些很不錯的優勢唷!
還是可以應付「日常的基本防禦」
質地比較清爽不油膩
超級無敵防水
與大多數的粉底液非常契合
防曬配方不容易和彩妝打架
想要提升防禦力,均勻地多塗幾層的確是有幫助的唷!
但是,大多數的人連「標準用量」都無法達標!
因為,我們都習慣「順手」將防曬乳「推開」,讓它看起來盡可能與皮膚「沒有色差」。
但是,這樣的「推開」,反而讓真實使用到的「量」,只剩下「標準用量」的6成~7成唷!
因此,防禦力必然打折。
而前面的小實驗中,「3倍的標準用量」的塗法其實不太正確。
因為,防曬應該要「均勻地覆蓋」,而非「均勻地推開」。
如果直接將「3倍的標準用量」全部塗在皮膚上,根本不可能均勻。
所以,要多花點時間:
(1)先均勻地將「標準用量」覆蓋皮膚☞這是第一層
(2)接著,等待第一層「微乾+固定位置」之後,再將「標準用量」「均勻地覆蓋」上第二層
(3)比照前面的作法,再將「標準用量」「均勻地覆蓋」上第三層
(4)第四層也是一樣
我測試過,
如果要按照前面的作法,
在「標準用量」下,
要將這4支日系防曬「均勻地覆蓋」4層,
完成時間至少一個小時,
相當地不經濟,對吧XD
但是
有多少人願意多塗幾層呢?
先不管浪費時間、浪費錢..
光是在皮膚上呈現出的厚重、泛白...
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呢?
以上,日系防曬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的留言板討論指教囉!
Copyright ©miriamm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Designed by MiriamMibao温唯 Sinc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