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支純物理性防曬紫外線燈實測評比

|發布於:
2022-05-11

內容更新於 — 2023-05-10 15:42

❝廣告,是為了讓這裡能夠永續經營,多多包容囉^v^❞

物理性防曬成分就是那種即便是將濃度加到頂,也未必適合大太陽下的戶外活動。除非,再加上〈色料〉和〈粉體〉的協助,製作成 BB霜 、 DD霜 或 潤色防曬 的型態,去增加防禦力和覆蓋力。這篇文章❐裡,之中有 5 支就是〈純物理性〉的〈潤色防曬〉,他們的防禦力的確就不錯。
但是,這篇文章的〈純物理性防曬〉,則是一般的防曬乳,測試前已經猜到防禦力應是普通,比較適合作為 雲層較厚 或 長時間待在室內 的時候使用,實際測試後的結果也是如此。

6支純物理性防曬

  • TKLAB 升級-物理性溫和防曬乳
  • Curél 潤浸保濕防曬乳SPF50+ PA+++<臉.身體用>60ml
  • Avène 全效極護物理防曬液
  • NAVEEN 清亮物理防曬乳
  • userISM 梓木物理防曬乳
  • NOV 防曬隔離霜SPF50+ PA++++

防曬成分的防禦力比較

純物理防曬的成分不外乎 Zinc Oxide 和 Titanium Dioxide 的組合,但是,台灣的法規中, Titanium Dioxide 在 20% 內可以不需要標示濃度。

下面表格的防曬成分是〈簡稱〉

  • ZnO:Zinc Oxide
  • TiO₂:Titanium Dioxide
防曬乳 中文名 英文名 容量 防曬系數 防曬成分/濃度
TKLAB Ultra Light Broad Spectrum Sunscreen 純物理性防曬 TKLAB 升級
物理性
溫和防曬乳
Ultra Light
Broad Spectrum
Sunscreen
45ml SPF 50+
★★★
.ZnO:9.9%
.TiO₂:不明
curel 純物理性防曬 珂潤
潤浸保濕
防曬乳
臉.身體用
Curél
UV Protection
Milk Ch
60ml SPF 50+
PA+++
.ZiO:19.54%
.TiO₂:不明
Avene VERY HIGH PROTECTION MINERAL FLUID 純物理性防曬 雅漾
全效極護
物理防曬液
Avène
VERY HIGH
PROTECTION
MINERAL FLUID
40ml SPF50+
UVA
.ZiO:14.7%
.TiO₂:11.4%
NAVEEN Mineral Sunscreen 純物理性防曬 NAVEEN
清亮物理
防曬乳
NAVEEN
Mineral
Sunscreen
30ml SPF 30
★★
.TiO₂:不明
userISM Catalpa Physical Sunscreen 純物理性防曬 靚肌靚
梓木物理
防曬乳
userISM
Catalpa Physical
Sunscreen
50ml SPF 50+
★★★
.ZiO:11.6%
.TiO₂:不明
nov 純物理性防曬 娜芙防曬
隔離霜
NOV uv
shield
30g
40g
SPF 50+
PA++++
.TiO₂:不明
.ZiO:11.6%

下圖是透過  Sunscreen Simulator 所分析的防禦力,結果和包裝上的《防曬標示》沒有太大落差。

sunscreen simulator|純物理性防曬

從上面這張分析圖片,排序這 6 支的防禦力如下:

Avène >  Curél > userism > TKLAB  = NOV > NAVEEN

但是,因為缺少 TiO₂ 的濃度,所以,分析出來的結果可能會與實際的防禦力有極大的落差,⇩後面⇩會用紫外線燈去實測。

❝廣告,是為了讓這裡能夠永續經營,多多包容囉^v^❞

紫外線燈實測

我會做3個測試,包含:

  1. 395nm 的紫外線燈照射塗上〈標準用量〉的防曬乳,目的是為了獲得大太陽下的防禦力。
  2. 365nm 的紫外線燈照射塗上〈標準用量〉的防曬乳,目的是為了獲得日常防曬的防禦力。
  3. 395nm 的紫外線燈照射塗上〈推開後用量不足〉的防曬乳,因為大多數的人習慣將防曬推開塗抹,雖然比較不會泛白,但是,用量往往都不足了,這個測試的目的則是顯示〈推開後用量不足〉的防曬乳在大太陽下是毫無防禦力的。

標準用量

sunscreen-apply|防曬乳的最低使用量

「標準用量」:每平方公分的面積最少需要塗抹2mg的量。全臉的「標準用量」大約是1g。可以參考上面這張圖

接著,把「標準用量」的防曬塗好塗滿,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avene-cover-vs-395nm

上面那張圖是用〈雅漾全效極護控油清爽防曬液〉做示範,為了應付大太陽下的戶外活動,在 395nm 紫外線燈的照射下,塗覆在皮膚的需要用量。

更多的示範和說明可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塗好塗滿準沒錯

395nm的紫外線燈

以下是〈標準用量〉的防曬乳在 395nm 的紫外線照射,目的是測試防曬乳在大太陽下的防禦力。
在防曬乳塗抹的區域中,露出紫色的地方是防禦破口。

⇩多張圖片請上下滾動⇩
curel-395nm-standard-IMG_5058-IMG_5059 avene-395nm-standard-IMG_5066-IMG_5071 tklab-395nm-standard-IMG_5054-IMG_5056 nov-395nm-standard-IMG_5060-IMG_5064 naveen-395nm-standard-IMG_5049-IMG_5050 userism-395nm-standard-IMG_5073-IMG_5074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 6 支純物理防曬的防禦力,在大太陽下其實是不太足夠的,防曬乳覆蓋的正方形範圍中,大約有 5 成的區域呈現紫色,這些都是防禦破口,在大太陽下使用,其實是不夠力的。

不過,現在都有戴口罩,在口罩的幫忙覆蓋下,其實也還可以在大太陽下使用;但是,像是額頭就沒有口罩幫忙遮,如果硬要使用的話,就得多塗 2-3 層囉。

硬要比較這 6 支的防禦力,目測排序如下:

TKLAB > 雅漾 > Curél > NAVEEN > userism > NOV

結果和⇪前面⇪用 Sunscreen Simulator 所分析的防禦力排序完全不同,不是因為 Sunscreen Simulator 不準,而是因為純物理防曬受到質地的均勻分散力的影響,以及無法評估 TiO₂ 的濃度所造成的,所以,實際的防禦力更需要參考紫外線燈的測試結果作為輔助評估。

365nm的紫外線燈

以下是〈標準用量〉的防曬乳在 365nm 的紫外線照射,目的是測試防曬乳在日常通勤和陰雨天的防禦力。
在防曬乳塗抹的區域中,露出紫色的地方是防禦力較弱的區域。

⇩多張圖片請上下滾動⇩
curel-365nm-standard-IMG_5093-IMG_5059 avene-365nm-standard-IMG_5115-IMG_5071 tklab-365nm-standard-IMG_5088-IMG_5056 nov-365nm-standard-IMG_5105-IMG_5064 naveen-365nm-standard-IMG_5083-IMG_5050 userism-365nm-standard-IMG_5121-IMG_5074

在上面的照射結果中,除了 Curél 和 NAVEEN 有一點無法良好塗勻,其他 4 支的表現都很不錯,都能完整地覆蓋,這樣的結果說明了,這 6 支純物理防曬,更適合日常通勤使用。

像是大多時候待在辦公室或教室,只有早上搭車通勤的時候,或中午吃飯才會在外面行走、等車... ...等等(即使是大太陽還可以盡量走騎樓或撐陽傘)。

或者是沒什麼太陽的陰天、雨天,或雲層較多的時候。

如果是大太陽下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建議還是選擇防禦力較高的防曬乳。

可以參考下面 3 篇文章的評比:

推開後的防禦力大幅降低

防曬乳的使用方式是覆蓋,但是,不懂的人會把防曬當護膚品一樣,以為只要有塗抹到乳液的地方就有保護力,這樣的塗抹方式會讓防曬乳的使用量不足,防禦力當然也不足;此外,因為許多防曬乳都有泛白的問題,所以,把防曬乳推開塗抹,也是錯誤的方式,雖然說,推開後可以減少泛白,但是,用量不足的情況下,防禦力就更差了。

395nm的紫外線燈

以下,我將防曬乳塗上之後,盡量推開到不能再推的狀態,再用 395nm 的紫外線燈照射,可以看到,防禦力原本就不足純物理的防曬乳,推開之後的用量不足。

在 395nm 的紫外線燈照射下,幾乎是快要沒有防禦力了,測試卡上面呈現大量的紫色。
說明了防曬乳一定要足量使用,否則,就像穿了國王的新衣一樣,是毫無意義的。

⇩多張圖片請上下滾動⇩
curel-395nm-spread-IMG_4983-IMG_4986 avene-395nm-spread-IMG_4989-IMG_4991 tklab-395nm-spread-IMG_4980-IMG_4981 nov-395nm-spread-IMG_4989-IMG_4991 userism-395nm-spread-IMG_4997-IMG_4999 naveen-395nm-spread-IMG_4975-IMG_4977

下面的圖片可以對比一下,一樣是 395nm 的紫外線燈照射,來測試大太陽下的防禦力:

  • 左邊那排是〈標準用量〉的防曬乳
  • 右邊那排是〈推開後用量不足〉的防曬乳

這也是為什麼我從來不把防曬推到看不見的原因,因為防曬的作用原理是覆蓋,如果推開了以後,那麼,也將失去防禦效果了。

head-395-standard-vs-spread
avene-395-standard-vs-spread
curel-395-standard-vs-spread
naveen-395-standard-vs-spread
nov-395-standard-vs-spread
tklab-395-standard-vs-spread
userism-395-standard-vs-spread

温唯說

因為受限於防曬成分本身的防禦力,純物理的防曬要做到高防禦力真的很難,除非加上粉體與色料的幫助,製作成 DD霜 或 BB霜 的質地,但是,並不是所有的 DD霜 或 BB霜 都具有高防禦力的優勢唷!這些都是要實際去測試的。

這幾支都是防禦力不錯的潤色防曬,但是,並不是所有都是〈純物理防曬〉,只有 4 支是純物理防曬:

  • 幸福肌 防曬保濕乳霜(全系列)
  • userism 物理柔霧防曬DD霜
  • NAVEEN 礦采物理防曬乳
  • 雅漾 全效潤色防曬霜

不過,話說回來,真的有必要為了溫和不刺激而選擇〈純物理防曬〉嗎?

的確,市面上有許多防曬乳,添加了一些比較刺激的化學性防曬成分,還有合成香精,的確會比較刺激皮膚。

不過,也有好幾支化學性防曬乳,在我的使用經驗中,也算得上是溫和的,像是:

  • 貝膚黛瑪 皙妍倍護水潤防曬乳液
  • TKLAB 升級-水感清爽寬頻防曬乳
  • 美膚娜娜 ACNE 控油抗痘友善海洋防曬乳|清爽型

以上這三支的防禦力都很不錯,在我皮膚較脆弱的時候使用也不會刺激,如果想要找〈高防禦力〉+〈相對溫和〉的防曬,是可以嘗試看看上面那三支,或許,就可以不用一直糾結去使用防禦力較弱的〈純物理防曬〉了。

如果有興趣了解為什麼〈純物理防曬成分〉的防禦力這麼弱,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2022防曬成分總整理,物理?化學?預防UVA到底怎麼選?

6支純物理防曬的實測評比就到這了,任何問題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板討論囉!

最新留言
▍關於作者
MiriamMibao温唯
我是温唯,長達十多年的粉刺患者,同時也是一個喜歡把自己當白老鼠的女子,東磕西碰了之後,逐漸找到了正確也合適的保養方式。 希望我所經歷的一切與自學的知識,能夠為你們帶來一些幫助… …
以下歡迎留言討論囉!
我只想當個旁觀者,有新的留言請通知我(按一下輸入Email信箱)
想Fallow哪種留言?
10 留言板
最舊
最新 最多投票的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Copyright ©miriamm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Designed by MiriamMibao温唯 Since 2014.

sun
10
0
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想法嗎?歡迎一起討論唷!x